小米汽車YU7的發布,無疑在汽車圈內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熱潮。6月26日,這款備受矚目的車型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以25.35萬元的起售價震撼登場,并在當晚10點正式開放預定。一時間,消費者們紛紛涌向線上平臺,競相搶購,場面之火爆,令人嘆為觀止。
據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YU7在開啟預定的短短3分鐘內,大定(即支付5000元定金,7天后自動鎖定訂單)數量便突破了20萬臺,一小時后更是攀升至28.9萬臺。而截至開售18小時后,鎖單量(定金不可退,等待正式生產)已經超過了24萬臺。這一連串驚人的數字,無疑彰顯了小米汽車在市場上的巨大號召力。
在上海寶山區的一家小米汽車門店,銷售人員忙碌至凌晨2點才得以下班,即便如此,仍有顧客在試駕體驗。一位銷售人員感慨道:“這幾天我們每天都工作超過18個小時,門店的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首款車型SU7發布時的盛況。”
面對如此火爆的搶購場景,不少消費者開始尋求轉手訂單的機會。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溢價轉讓YU7訂單的信息隨處可見,轉手價格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有賣家甚至表示,自己并非黃牛,而是出于好奇心理搶到了現車訂單,現在打算轉手賺取差價。
除了轉賣訂單外,YU7的租車業務也成為了一條頗受歡迎的盈利途徑。在閑魚平臺上,不少首批車主掛出了日租價格,從2000元到1.5萬元不等。這意味著,越早提車的車主,盈利空間就越大。
小米YU7的火爆銷售,不僅讓消費者為之瘋狂,也讓汽車同行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不少品牌紛紛發文回應,或對比自家車型,或發布預售戰報,試圖在這場營銷大戰中占據一席之地。其中,東風日產高管黃照昆的言論尤為引人注目,他炮轟小米利用手機行業套路拉動情緒,但隨后又公開發文道歉,稱自己因個人輕率言行造成不良影響。
盡管面臨諸多爭議和挑戰,但小米汽車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汽車分析師張翔指出,小米在造車新勢力中推出新車的速度雖然較慢,但這也為其新車積累了足夠的期待值和關注度。目前,小米汽車面臨的最大考驗是交付能力。如果YU7的交付速度能夠快于首款車型SU7,那么24萬輛的鎖單數據有望在三個季度內完成交付。
在小米官宣造車后,雷軍便獲得了來自汽車圈內外的廣泛支持。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深藍汽車CEO鄧承浩、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等多位行業大佬紛紛與雷軍合影表達支持。這一強大的朋友圈無疑為小米汽車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