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浪潮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員工正書寫著屬于他們的精彩篇章。從青澀的大學畢業生到獨當一面的市場開拓者,從車間的新手小白到技術領域的佼佼者,他們的故事匯聚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南非青年穆庫拉·卡巴勒,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選擇加入延鋒彼歐沈陽公司。幾年后,隨著公司在南非設立新廠,穆庫拉帶著所學回歸故土,成為了一名汽車涂裝工藝工程師。在他的帶領下,團隊迅速成長為公司的技術中堅力量。現代化的工廠、緊張而充實的工作節奏,讓穆庫拉對現狀十分滿意。工作之余,他還常常與中國工程師交流切磋,不斷提升自我。
而在遙遠的圭亞那,青年工程師加內什同樣感受到了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他參與了新德梅拉拉河大橋的建設,這座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的大橋,不僅是加勒比地區的首座斜拉橋,更是加內什職業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在項目中,他經歷了許多“第一次”,也感受到了中國同事的溫暖與尊重。
巴基斯坦的阿迪爾,在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海灣地區公司已工作十年有余。他深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深厚友誼,因此當有機會加入中企時,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在阿布扎比西油東輸戰略管線項目中,阿迪爾作為施工經理,每天忙碌于現場指揮與進度推動。他的勤奮與努力不僅為公司贏得了榮譽,也讓他和家人計劃著今年的中國之旅。
柬埔寨的真瑞,原本只是臘塔納基里省農村的一名摩托車清洗工,月收入微薄,生活壓力巨大。然而,共建“一帶一路”的金港高速項目為他帶來了轉機。他成為項目司機后,不僅見識到了規范有序的管理,還下定決心改變命運。通過努力,他成功轉型為柬埔寨首批高速路政員,為家庭的未來帶來了新的希望。
哈薩克斯坦的阿爾根,則在中國交建集團哈薩克斯坦圖爾古孫水電站的建設團隊中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他憑借流利的中文和出色的能力加入了團隊。在中國同事的幫助下,他逐漸成長為技術能手,并帶領團隊開拓新市場。如今,他已成為水電對外哈薩克斯坦分公司市場開發部的商務經理,為家鄉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