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6月23日,在近日舉行的HDC 2025(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公布了鴻蒙操作系統的最新生態進展。數據顯示,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設備數量已突破10億臺,注冊開發者數量超過800萬。華為方面預計,未來半年內,鴻蒙原生應用數量有望達到10萬個,標志著該生態已跨越關鍵拐點,進入了“微笑曲線”的快速攀升期。
走進鴻蒙時代合伙人街區可以看到,前飛機工程師鐘顯燊。他開發的《快手筆》應用,初衷是為了給自己那些轉瞬即逝的靈感造一座“離線堡壘”。借助鴻蒙的分布式能力,他的筆記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間無感同步,即使沒有網絡,思想的火花也能被精準守護,這背后是對技術精度的執著。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余承東也走進街區,與鴻蒙時代合伙人們面對面交流。在《溏心音樂》展臺,一位在校學生開發者,生動詮釋了鴻蒙生態如何助力開發者夢想落地。他坦言自己是“10年老花粉”,第一臺華為手機是P9。如今,他成為鴻蒙開發者,讓應用覆蓋到更多鴻蒙生態設備,并實現多端協同的創新體驗。鴻蒙生態為他這樣的開發者提供了將創意變為現實的工具與舞臺。
在《輕倒數》展臺前,則上演了一場“老友”間的對話。開發者周永麒向余承東介紹自己的新應用時,余承東一眼就認出了他,并笑著模仿起他上一款鴻蒙元服務“輕木魚”標志性的“邦邦”聲。周永麒表示,自己成為鴻蒙開發者已有993天。這份近千日的堅持,讓他將鴻蒙獨特的卡片能力,變成了桌面上提醒重要日子的《輕倒數》。這不僅是一個開發者的成長故事,更是鴻蒙與開發者之間長期陪伴、共同成長的見證。
在《每日咖啡》展臺,95后獨立開發者李尚儒分享說,自已一人已獨立開發十幾款鴻蒙生態應用,并已完成商業閉環。他表示,鴻蒙“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特性,讓他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能上架一款新產品。余承東隨即向他征求建議:“你對我們的開發環境、開發語言、編程工具這方面有什么建議,意見也可以提供給我們。”
華為終端BG CEO何剛則在《西窗燭》的展臺前,與“AI李白”進行了一場跨時空對話。這款應用將中國古典詩詞與AI大模型深度結合,不僅能與數字詩人對話互動,還能在平板上練習書法,在手表上玩飛花令。
從這些豐富多元的創意中,我們看到,鴻蒙生態不僅為開發者提供了實現創意的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設備與設備、應用與應用之間的“隱形墻”,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場景化服務生態。在這個生態里,《示路》的開發者夫妻,能將手繪的地圖,變成服務萬千自駕愛好者的智能路線規劃;《藥管家》的創始人,能將自己為父親開發的用藥提醒,通過鴻蒙卡片守護更多家庭的健康。
鴻蒙生態飛輪加速,攜手每一位鴻蒙時代合伙人,一起穿越微笑曲線,昂然向前。對于鴻蒙開發者而言,這不僅意味著創新激情的釋放,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商業回報。《輕倒數》開發者周永麒,那位堅持了近千日的鴻蒙“老朋友”,如今已實現幾十萬的日活和過百萬的年收益,他將此稱為一段“非常美妙的人生體驗”。而95后獨立開發者李尚儒不僅實現了月入7萬、總收益達百萬級的商業閉環,更讓他堅信,及早加入鴻蒙,就“相當于成為了鴻蒙的‘原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