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奧特曼
訊 北京時間6月24日,據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本月早些時候,OpenAI、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旗下硬件公司io的律師提交的法律文件,披露了雙方合作面向大眾市場打造的AI硬件設備的更多細節。
這些文件屬于一起商標糾紛訴訟的一部分。該訴訟在本月由硬件創業公司iyO提起。該公司獲得了谷歌的投資,正在開發可連接其他設備的可定制成型耳機。上周末,為遵守法院命令,OpenAI撤下了與其65億美元收購io公司相關的宣傳材料。OpenAI表示,正在對iyO提出的商標侵權指控進行抗辯。
根據iyO的訴訟文件,過去一年,OpenAI高管與目前在io工作的前蘋果高管一直在深入研究入耳式硬件設備。在6月12日的一份文件中,代表OpenAI和io的律師表示,兩家公司從多家公司購買了至少30副耳機,以考察當前市面上的產品。根據案件中披露的郵件,OpenAI與io的高管近幾個月還曾與iyO管理層會面,后者展示了他們的入耳式技術。
盡管這樣,OpenAI與io合作推出的首款設備可能根本不會是一副耳機。蘋果前資深高管、io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硬件官唐譚(Tang Tan)在提交給法院的聲明中表示,OpenAI CEO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收購io的視頻中提到的原型設備“既不是入耳式設備,也不是可穿戴設備”。
唐譚稱新硬件不是入耳式設備也不是可穿戴設備
唐譚指出,該原型設備的設計尚未最終確定,距離公開宣傳或上市銷售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
OpenAI與io聯合開發的首款硬件設備至今仍是一個謎。奧特曼僅在收購io的視頻中表示,這家創業公司正在打造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AI設備。艾維則表示,io的首個原型設備“徹底激發了”他的想象力。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奧特曼此前在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告訴OpenAI員工,該原型設備完成后將能夠放進口袋或放在桌上使用。他還表示,這款設備將能夠全面感知用戶周圍環境,是繼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后,用戶可攜帶的“第三類設備”。
奧特曼在6月12日提交給法院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與io的合作初衷和目標,是打造超越傳統產品和界面的創新產品?!?/p>
OpenAI律師在一份法律文件中表示,該公司探索了各種類型的設備,包括“桌面和移動的、無線和有線的、可穿戴的和便攜式的”產品。
雖然智能眼鏡已成為AI設備的熱門方向,meta和谷歌等公司正在競相開發首款能夠熱銷的此類產品,但也有多家公司在探索具備AI耳機。據報道,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帶攝像頭的AirPods,以便通過收集周圍環境信息來支持AI功能。
根據訴訟中披露的一封電子郵件邀請,今年5月1日,OpenAI產品副總裁彼得·韋林德(Peter Welinder)、唐譚與iyO CEO杰森·魯戈洛(Jason Rugolo)會面,進一步了解iyO的定制入耳式產品。 后續郵件顯示,韋林德和唐譚試用了iyO的定制耳機,但這款產品在演示環節中多次出現問題,令他們感到失望。
郵件顯示,魯戈洛多次嘗試加深iyO、io和OpenAI之間的合作關系,但大多失敗。他曾向OpenAI推介,將iyO的設備作為其最終AI設備的早期“開發者套件”。他還曾向 OpenAI推介投資iyO,甚至一度提出以2億美元出售整個公司,然而,唐譚在聲明中表示,他拒絕了這些提議。
蘋果前高管、現io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官埃文斯·漢基(Evans Hankey)在提交給法院的聲明中表示,io并未開發“定制成型的耳機產品”。
OpenAI距離銷售其首款硬件設備似乎還有一年多時間,而且該設備可能根本不是一款入耳式產品。根據OpenAI在本次訴訟中的說法,他們似乎還在探索其他產品形態。(作者/簫雨)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