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華為整出了個大模型“瑞士軍刀”

   時間:2025-06-25 11:27:32 來源:差評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對整天關心前沿AI的君來說,比起大廠的新模型發布會,最近我倒是被這么個新聞吸引了。

一個17歲的高中生,靠華為云MaaS這個平臺,自己動手搞出了一個專門幫唇腭裂小朋友做語言康復訓練的AI應用。

至于MaaS是個啥咱先按下不表,有一說一就這個事,已經挺天方夜譚的了。

你想想,17歲那都快是10后了,也不是什么大廠工程師團隊,只靠自己DIY 就能搞出來實打實有用的 AI 產品,這特么太牛逼了也。

不過這小姑娘自己倒是坦誠,說這波還得是開發平臺的功勞最大。

該說不說,如果沒有MaaS平臺,大多數企業要想在自家生意里用上AI,那可遠遠不是下載個app這么簡單。

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想真正用上大模型,得先回答三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有錢嗎,有人嗎,安全不?

道理也很簡單,你要在服務器里部署,總得有高端的AI芯片吧,這就需要砸錢了。

然后你要訓練模型,光自己也玩不轉,從底層到框架再到開發,這都得專業的程序員給你干活。所以說干這玩意兒是真要燒錢的。

而且最要命的是,公司的客戶數據、生產訣竅、財務信息,這些都是身家性命。把這些核心機密數據,喂給第三方的通用大模型去訓練,萬一數據泄露了,或者被拿去訓練了競爭對手的模型,那后果不堪設想。

那有差友估計就要問了,要這么說,合著你要不是大廠,就跟AI沒關系了唄?

倒也不至于。買不起,還可以云啊。互聯網廠商們給出的最新版本答案就是: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務)。

這詞看著陌生,其實熟悉云計算的差友應該都知道,SaaS(軟件即服務)和PaaS(平臺即服務)。前者是“租軟件”用(比如Office 365),不用自己裝了,但還是要有服務器啥的。后者是不用你自己買服務器、搭環境了,可以“租平臺/工廠”用(比如在云上開發App)。

而現在,大模型成了新的生產力基座,所以MaaS就應運而生,成了云計算的新階段了。

也就是說,MaaS的本質,就是把那些昂貴、復雜、難以駕馭的AI大模型,變成像水電煤一樣的、即開即用的公共設施。

正因為大家的需求確實大,所以現在國內外所有云計算巨頭,基本都在拼命布局MaaS,像什么微軟、亞馬遜早就開始搞了。

不過,大家都在搞MaaS,那問題就來了:咋證明你家的MaaS就比別家的強,憑啥我要選你?

該說不說,要理解一個頂級的MaaS平臺是啥樣的,咱還是得把視角放在更成熟的國內,比如華為云的MaaS就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樣本。

舉個例子,企業用AI,最怕的就是萬國造,硬件、軟件、框架、模型要是來自不同廠家,不兼容不說,出了問題互相甩鍋,性能也發揮不出來。

最佳的方案,其實是得把硬件、框架、網關這套三位一體的東西都打通,能做到這一步的很難,但牛逼就在于華為云就真做到了。

具體咋搞的呢?首先,華為在硬件上走出了一條區別于大家買英偉達,AMD 的道路。不光自己造硬件,并且成功實現了超越。

聽起來有點離譜,但事實確實如此。。。。

這么說吧,現在你想跑個千億大模型,瓶頸就不光是顯卡啥的,更重要的是在卡和卡之間的溝通效率。

傳統方案就像在擁堵的城市高速上開車,而一些改進方案,頂多是給VIP們修了條“專用通道”或開通了“電話專線”,還是治標不治本。

就是這種業界很難搞定的問題,到了通信出身的華為這里,反而專業對口了。華為直接給這個數據傳輸體系整個重構了。

簡單來說,它首先用光纖替代了傳統的電線,數據交換進化成光了,速度直接拉到極限;更牛的是,它這波直接拋棄了以CPU為核心的傳統架構,這些計算單元不圍著你CPU GPU啥的轉了,而是大家地位平等,可以直接圓桌對話。

這就是CloudMatrix384超節點,這玩意已經能把384顆昇騰NPU,和192顆鯤鵬CPU連起來了。前幾天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HDC 2025)上,華為云放還出了基于CloudMatrix 384超節點的最新的昇騰云服務。

這個最新版本還能實現超節點自由,想用上超節點,不一定要買一整個,通過昇騰云提供的云端算力,僅即開即用,而且想買多少買多少,可以自由調配。

打個比方,如果說傳統的多卡通信是點對點“打電話”,那華為云這個超節點,就相當于給所有硬件拉了個微信群,信息可以瞬間廣播和共享,溝通效率直接提升了一個時代。

這種新架構,也讓每張芯片都能更專注于自己的任務,從而節省出內存去干更多、更專業的事。

就比如DeepSeek R1這種MoE(專家混合)模型,放到這上面簡直是完美配套,一個“專家”配一個卡,一個節點就能支持384個“專家”并行推理,整體性能直接翻了三倍。

最終效果就是:單卡推理吞吐量直接躍升到2300 Tokens/s,在關鍵指標上,做到了領先于國際主流芯片的SOTA(頂尖)水平。要知道,四月份發布的版本還是1920token/s ,到現在才兩個月就又提升了20%,這超節點的持續進步能力真可以說是恐怖如斯。

現在像新浪啥的這些公司現在都已經安排上了,完事人家用完一看,好家伙,推理交付效率提升超過50%,NPU利用率提升超過40%。還有像中科院就直接用超節點打造了自己的科研大模型訓練框架,可以說是徹底擺脫了對英偉達的依賴。

除了硬件之外,在軟件上,人家還專門給昇騰優化了一個推理框架。

這就相當于你有一套頂尖電競設備,完事還專門找了個國服選手來操作,于是模型任務就可以通過非常nb的拆解來實現低時延、高吞吐;再加上足夠智能網關調度啥的,效率還能再提升50%。

看到這,你再聯想一下任老爺子前幾天說的:“芯片問題其實沒必要擔心”,這下明白了吧,我只能說還得是你啊華子,懂得都懂。

但對一家頂尖的MaaS廠商來說,光有了技術,也不完全夠,關鍵得你能幫人家干活干的好。用行話說,應用必須落地到行業級,才是最見功力的MaaS服務,比如華為云MaaS的思路就是,“讓AI從場景里長出來”。

這話其實就有意思了,你AI是要給人家服務的,那你肯定得貼合人家行業需求,不能只會做聊天機器人吧?

然而其實現在市面上很多大模型,你看上去啥都懂,但真干活兒肯定就拉了。

原因嘛,說來也簡單,這因為它們大多是“給AI找場景”,拿著通用AI的錘子,所以看啥都像釘子,用前人的話這就不夠群眾路線,沒接上地氣兒。

那華為云咋就敢說自己這是從場景里長出來的呢,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原理也很簡單粗暴,華為服務這些千行百業已經三十年了,說直接點人家本來就懂行。

比如說在MaaS這方面兒,人家直接提供了140多種解決方案模板,20多種都是經過商業化驗證的場景化方案。翻譯成人話就是,人家把盈利的標準答案都給你搞來了,直接照抄就行。

像什么銷售數據分析、文旅導游啥的業務,甚至都不需要你敲代碼,直接復制就行了,5分鐘就能用。

你要想自己再搞開發,那也很方便。

就比如你想調用第三方的服務,加個智能導航、一鍵修圖啥的功能,在華為云MaaS里直接點就完了,

人家專門拉來了美圖影像、通達信、天眼查等行業大佬,把它們最強的AI能力,做成了15種以上的優質MCP服務(AI功能插件)。想要什么能力,就即插即用,極其省心。

所以說,你要把這些都放一塊兒一比,看上去大家都在搞MaaS,但人華為云這一拳下去,那是練了30年的功力,誰試誰知道。

還有除此之外,前面咱也說了,數據安全是所有企業的命根子,在這點上,華為云也是行家了。

像是在模型安全在這塊兒,你不是怕AI泄露數據,生成不該生成的內容嗎,沒事,它專門搞了個叫ModelArts Guard的模型,用AI來監督AI,讓英雄去查英雄,讓好漢去查好漢。

而且這玩意還拿了國家信通院安全評估的滿級,也是業界最高分,完全能保證你的AI內容安全合規。

實際上,網絡安全這方面,確實也是華為的最高綱領,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兩年友商們其實經常出事故,但華為云從2024年初至今,重大安全事故的次數是0,真就一次也沒翻過。

所以華為云這MaaS,確實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AI產業的上半場,是模型參數、技術指標的軍備競賽,只屬于少數巨頭。這也是業界經常有人出來詬病AI無用的原因,落地起來確實有困難。

于是到了AI的下半場,我覺得大概率還是會朝著“AI咋樣才能落到行業”這個方向去,所以像這種MaaS模式一出現,其實就可以說這種轉變已經開始了。

而從華為云MaaS的創新實力,行業化和安全性來看,中國AI走向產業的道路也已經走的很堅實了。

所以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AI的能力是云端的屠龍之技,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把它轉化為各行百業手中的鋤頭、錘子和手術刀。

從這個角度想的話,未來的競爭,可能就不再是誰的模型更會寫詩,而是誰能更好地為大家創造真實的價值。

撰文:納西

編輯:江江 & 面線 & 結界

美編:萱萱

華為云、前沿部等,部分圖源網絡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麦盖提县| 济宁市| 蒲江县| 若尔盖县| 团风县| 梁山县| 滕州市| 富民县| 宁河县| 宁蒗| 土默特右旗| 如皋市| 石林| 洮南市| 万全县| 昌邑市| 新源县| 丹凤县| 韶山市| 汉阴县| 新津县| 当雄县| 缙云县| 永州市| 彭阳县| 津南区| 闻喜县| 垣曲县| 正定县| 北海市| 来凤县| 定州市| 潞西市| 理塘县| 松桃| 泽库县| 棋牌| 临清市| 安康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