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科豪馬宣布,將在中國蘇州工廠啟動自修復輪胎的生產項目,這一決定在近日的一份官方聲明中正式公布。據悉,該項目的合作意向已在6月13日的一場簽約儀式上得以確認,儀式由優科豪馬與蘇州科技大學共同舉辦。
此舉標志著優科豪馬首次涉足自修復輪胎領域,并選擇中國作為其全球生產布局的重要一環。這不僅體現了公司的戰略眼光,也映射出中國市場在全球產業鏈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優科豪馬計劃于2025年9月在蘇州工廠安裝相關生產設備,并預計年內即可投產。項目采用尖端技術,旨在顯著降低輪胎因刺穿導致的爆胎風險。據預測,該項目的初始年產值將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為優科豪馬帶來新的增長點。
為了推動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優科豪馬與蘇州科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于技術突破和人才發展兩大核心領域,共同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系統。雙方還計劃共建實驗室,針對輪胎安全性和耐用性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
優科豪馬(中國)的董事長兼總裁范明表示,雙方將探索聯合人才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創建實習和實踐培訓基地,培養更多具備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高端輪胎技術主要由歐洲企業主導。而此次優科豪馬選擇在中國首發生產自修復輪胎,而非單純銷售,意味著技術研發中心正隨制造端同步向亞洲轉移。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優科豪馬自修復技術的全球輸出中心,反向供應歐美市場,這一變化標志著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角色正從“制造車間”向“創新策源地”轉變。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保有國,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為輪胎市場帶來了旺盛需求。據統計,中國輪胎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年銷量接近4億條。這一龐大的市場為自修復輪胎等高性能輪胎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自修復輪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乘用車自修復輪胎銷量約為90萬條,同比增長21.3%。其中,安睿馳、馬牌、米其林等品牌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到了2023年,自修復輪胎銷量繼續攀升至112萬條,同比增長24.4%。2024年,銷量再創新高,達到約130萬條。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車企已占據領先地位。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自修復輪胎因其安全性和耐用性優勢,成為廠家和車主的優選。例如,比亞迪元、小鵬G3等車型均搭載了自修復輪胎,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行駛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外資輪胎巨頭和中國本土企業的技術不斷升級和市場推廣力度的加大,自修復輪胎行業愈發成熟。同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出臺也為自修復輪胎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來,中國自修復輪胎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并通過出口進入更多國外車企的輪胎供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