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無人駕駛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熱潮。特斯拉、谷歌旗下的Waymo以及中國的蘿卜快跑,這三大巨頭之間的較量愈發激烈,引領著無人駕駛技術的革新與突破。
近日,特斯拉在美國奧斯汀率先推出了Robotaxi試點服務,標志著其在無人駕駛商業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此次試運營共投放了約10輛經過特殊改裝的Model Y SUV,每輛車均配備了一名安全員,以確保乘客的安全。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特斯拉在無人駕駛技術上的自信,也預示著無人駕駛出租車時代的到來。
與此同時,蘿卜快跑也在加速其全球化布局。據悉,該公司正積極與東南亞地區的潛在合作伙伴進行洽談,計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還將目光投向了歐洲市場,計劃在瑞士設立實體公司,作為其進軍歐洲的重要跳板。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提升蘿卜快跑在全球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Waymo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其無人駕駛汽車的落地工作。近日,Waymo向紐約市交通局提交了許可申請,允許其使用人工駕駛車輛進行地圖繪制和測試。同時,Waymo還在積極推動紐約州法律的修改,以期實現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運營。目前,Waymo的車隊規模已超過1500輛,在美國多個城市提供服務,每周單量超過25萬單。
值得注意的是,蘿卜快跑在全球范圍內的表現同樣搶眼。截至目前,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全球15座城市落地運營,服務單量突破1100萬次,領先于谷歌旗下的Waymo。然而,面對特斯拉和Waymo等強勁對手的競爭,蘿卜快跑仍需不斷努力,以保持其領先地位。
業內人士指出,無人駕駛汽車作為視覺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典型應用場景,綜合了通信、半導體、汽車等多項技術,已成為各國汽車產業與科技產業跨界合作與競爭的關鍵領域。高盛等機構預測,基于成本控制、技術部署和規模化等方面的優勢,中國無人駕駛市場增速有望超越美國。其中,蘿卜快跑六代車的成本僅為Waymo的七分之一,遠低于特斯拉Cybercab的成本。
面對這一發展態勢,不少專家學者呼吁,應抓住產業發展窗口期,加大對以蘿卜快跑為代表的國內無人駕駛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規模化落地。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對于提升社會技術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要想在未來的人工智能競爭中搶得先機,需要相關部門給予企業更加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并加快無人駕駛立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