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決策,計劃出售所持有的雷諾汽車部分股份,以此加速自身的轉型步伐并籌集資金。
這一動作標志著日產與雷諾之間長達24年的聯盟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自1999年結盟以來,這對合作伙伴曾一度被視為全球汽車產業合作的典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股權結構的不對稱性逐漸顯現,特別是在雷諾持有日產高達43.4%股份并擁有投票權,而日產在雷諾中的持股比例較低且無投票權的情況下,問題尤為突出。
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雙方于2023年7月達成了股權對等協議,將持股比例均降至15%,雷諾還放棄了部分日產股份的表決權。2025年3月,雙方進一步同意將持股比例降至10%。而此次日產出售雷諾5%的股份,正是在此基礎上的又一重要舉措。
日產汽車CEO伊萬·埃斯皮諾薩表示,此舉并不意味著聯盟的基礎發生動搖,而是日產希望將更多資金用于產品和技術升級。通過出售雷諾股份,日產預計將獲得約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9.58億元)的現金流,這筆資金將用于加快新車型的研發進程。
日產之所以急于籌集資金,與其近年來面臨的財務困境密切相關。特別是在2024財年,日產的營業利潤暴跌87.7%,凈利潤更是從盈利轉為巨額虧損。這一嚴峻形勢迫使日產重新審視自身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
在中國市場,日產的表現尤為令人擔憂。2024年,日產在華銷量下跌17.2%,成為主流合資品牌中跌幅最大的企業。這主要歸因于產品矩陣老化、電動車布局遲緩以及品牌形象更新緩慢。日產在電動車領域的起步并不晚,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卻未能跟上節奏。
為了扭轉局勢,日產正在積極推進自主轉型。與雷諾聯盟的調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產已經開始放眼新的合作機會,以降低轉型成本并發揮各自優勢。據市場傳聞,日產正與本田探討在電動平臺和車載軟件方面的合作。雖然雙方尚未公布具體協議,但高層已經開始接觸。
日產還推出了一項名為“Re: Nissan”的大規模業務重組計劃。該計劃旨在到2027財年前削減大量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裁員2萬人,并關閉7家工廠。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日產希望能夠在2026財年實現正營業利潤和自由現金流。
對于日產來說,未來的關鍵不僅在于幾個百分點的股份減持或聯盟關系的重新定義,而在于能否在新能源、智能化和市場布局上迎頭趕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日產能否成功實現轉型并重回巔峰,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