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2024年,可謂是人才版圖風云變幻的一年。根據最新統計數據,75家上市汽車企業(涵蓋國內外)的員工總數已接近465.4萬人,相比前一年增長了約6.7%,這一增長背后隱藏著行業內部的深刻變革。
比亞迪以其龐大的擴招規模,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一年間,比亞迪新增員工26.5萬人,員工總數一舉突破96萬大關。這一顯著增長不僅體現在生產線上,更在研發崗位上有所體現,新增的1.9萬研發人員和23.8萬生產人員,彰顯了比亞迪在技術創新與產能擴張上的雙重發力。與此同時,蔚來、零跑等新勢力車企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人員增幅分別達到了39%和67%。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上游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人才需求。寧德時代作為全球動力電池的領頭羊,2024年新增員工15933人,近五年的人員平均增長率高達37%。欣旺達、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企業同樣在加速擴張,動力電池產能的擴張與技術迭代,成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然而,與新能源車企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國央企與國際車企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和東風集團股份等傳統車企,由于合資板塊銷量下滑,紛紛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員工總數持續減少。國際車企如大眾、福特、Stellantis等,也啟動了裁員計劃,以應對電動化轉型的壓力和市場競爭的加劇。
在汽車經銷商領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價格戰、燃油車市場的萎縮以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重擠壓,使得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大幅縮水,人員招聘需求銳減。六家主要經銷商的員工總數在一年內流失了近7000個崗位,其中中升控股和永達汽車的減員尤為顯著。
盡管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汽車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卻呈現出上揚的趨勢。根據對61家代表性車企財報數據的梳理,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人均薪酬實現了增長。四維圖新以47.6萬元的人均薪酬位居行業榜首,遠超傳統車企。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板塊、發動機板塊以及傳統零部件與綜合板塊中的頭部企業,均展現出了顯著的薪酬優勢。
在乘用車領域,民營及新勢力車企成為了薪酬漲幅的領跑者。賽力斯憑借爆款車型問界M7的成功,構建起了正向的人才激勵循環,人均薪酬同比漲幅高達78%。北汽藍谷則通過加大極狐品牌的技術研發投入,帶動了研發人員薪酬的提升。
然而,商用車企業和部分動力電池企業的人均薪酬卻呈現出分化態勢。盡管一汽解放等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壁壘和穩定盈利,實現了薪酬的持續增長,但中創新航等二線廠商卻由于市場競爭壓力,陷入了降薪的惡性循環。
整體來看,2024年的汽車行業在人才版圖與薪酬水平上均發生了顯著變化。新能源車企的崛起與傳統車企的轉型,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板塊的薪酬高地,以及商用車與動力電池企業的分化態勢,共同構成了這一年的行業風貌。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產業變革中,汽車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