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青島天際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天際汽車(長沙)集團有限公司,被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涉及金額超過2.5億元人民幣。這一信息由天眼查平臺上的法律訴訟記錄所披露。
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2015年6月成立以來,一直由張海亮擔任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冊資本高達約8.8億人民幣。其業務范圍廣泛,涵蓋了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以及汽車租賃等多個領域。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的股權結構較為復雜,由南寧民生天勝新能源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長沙天際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泉州市馳源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和機構共同持股。
然而,此次被執行事件并非天際汽車首次面臨法律風險。據天眼查進一步揭示,該公司目前已有5條被執行人記錄,累計被執行金額已接近2.8億元人民幣。天際汽車還背負著多條限制消費令,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并涉及多起終本案件,這無疑給公司的信譽和運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天際汽車所遭遇的法律困境,或許可以從其近期的經營狀況中窺見一斑。盡管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不俗的野心和布局,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和良好的企業信譽,顯然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次被執行事件,無疑再次為天際汽車敲響了警鐘。
值得注意的是,天際汽車在面對法律風險的同時,仍需繼續應對市場的考驗。如何在保障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同時,有效化解法律風險,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加強與合作伙伴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行業變化,也是天際汽車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說,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此次被執行事件,再次提醒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快速發展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對于天際汽車而言,如何妥善應對這些風險和挑戰,將是決定其未來能否持續穩健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