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嶄新篇章中,汽車照明系統已不再是單純的照明工具,而是躍升為智能交互與安全防護的核心要素。
如今,車燈的功能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的照明范疇,它們已經進化成為集智能控制、熱管理和通信交互于一體的“神經末梢”。然而,這一進化之路并非坦途,電氣穩定性、接口適配性和光型精準控制等技術難題,如同橫亙在工程師面前的一座座高山。
為了攻克這些技術難題,推動汽車智能照明技術的落地應用,一場聚焦前沿技術與應用的盛會——“汽車智能照明技術創新研討會”將于6月27日在東莞虎門美思威爾頓酒店隆重召開。
本次研討會將深度聚焦整車電子架構集中化趨勢下的智能照明系統結構性挑戰,匯聚了來自華南理工大學、ADI、艾邁斯歐司朗、易沖無線等產業鏈頂尖專家與領軍企業。他們將帶來一場直擊行業痛點的技術盛宴,共同探討如何破解智能照明落地過程中的種種難題。
在汽車智能照明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技術演進中面臨著多重挑戰。模組集成度的提升使得傳統熱管理方案難以應對多芯片封裝的熱源集中問題,多層光學材料的應用更是加劇了光型一致性與散熱效率之間的平衡矛盾。同時,國產驅動芯片雖然在車規驗證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在極端工況下的參數穩定性與系統級適配方面仍需突破,動態照明中驅動與電源的協同響應也存在延遲問題。V2X場景下車燈跨域信號傳輸面臨著協議不兼容、幀頻錯配等問題,智能光型與ADAS的聯動也需解決指令執行實時性的矛盾。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迭代。AFS、ADB等智能調光技術通過動態光型控制提升了行車安全,高像素數字大燈則實現了投影交互與場景化照明,更可通過OTA升級拓展功能邊界。光源體系也向Micro LED、激光等多元化方向發展,OLED柔性屏與參數化設計更是推動了車燈向“智能交互終端”的轉型。同時,車規級芯片的國產替代與熱管理材料的創新也為破局提供了關鍵支撐。
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ADI、易沖無線、艾為電子、艾邁斯歐司朗以及華南理工大學等產業鏈專家及學者將進行深度探討,分享他們在芯片設計、模組封裝、熱結構優化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技術成果。同時,基于對整車廠、模組方案企業的定向調研,研討會還劃定了電控開發、模組驗證等崗位實際需求相關的八大議題方向。
研討會的演講嘉賓全部來自研發一線崗位及鉆研學者,他們將分享照明系統開發的全路徑,從芯片設計到模組封裝,再到熱結構優化,確保分享內容源于項目實踐,具備系統視角與工程經驗基礎。會議內容將深度下沉至驅動芯片、光電器件、電源架構、信號鏈等底層核心模塊,剖析其性能邊界與優化方案,為系統級設計提供堅實基礎。
例如,易沖無線汽車電源管理產品技術總監馮春濤將分享《車載LED驅動IC的技術演進》,探討LED驅動芯片的最新技術進展。ADI資深應用工程師白玉杰則將帶來《ADI如何幫助OEM設計安全且差異化的汽車照明系統》的演講,介紹ADI如何通過高精度控制、系統安全性與品牌差異化等核心優勢,助力OEM廠商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汽車照明系統。艾邁斯歐司朗亞太區車用LED產品經理何海翔將分享《LED,為駕駛賦能光與智?》,探討LED技術在汽車照明中的應用前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文尚勝則將帶來《智能時代的LED汽車照明熱管理:面向新能源與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的演講,分享熱管理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為本次會議的核心看點之一,技術創新成果展示環節備受矚目。精品展區集結了東芝電子、華潤微電子、上海貝嶺等領軍企業,集中展示車規級LED驅動芯片、高功率光電器件等最新研發的關鍵元器件與系統解決方案。同時,峰會還特別設立產學研協同創新專區,展示來自頂尖高校的最新實驗室成果,為產業界注入源頭創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