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關于小米汽車SU7車型剎車盤生銹的討論引起了廣泛關注。多位用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雨后車輛剎車盤表面出現銹跡的照片,迅速引發了熱議。
面對這一網絡傳言,小米汽車迅速做出了官方回應。公司解釋稱,小米SU7采用了先進的動能回收制動機制,這一機制減少了液壓制動系統的使用頻率。然而,由于這種機制的特性,剎車盤在某些情況下仍有可能出現輕微生銹的現象。
小米汽車進一步強調,這種生銹現象并不會影響車輛的制動性能。為了消除用戶的擔憂,小米汽車還提供了去除銹跡的方法,包括在安全路段進行連續制動操作。小米SU7還配備了“被動除銹”和“主動除銹”功能,其中“被動除銹”能在用戶幾乎無感知的情況下進行工作,而“主動除銹”則主要針對車輛長期停放后的快速除銹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啟“主動除銹”功能期間,制動能量回收功能將暫時無法使用。
剎車盤生銹在汽車行業其實是一個較為普遍和常見的現象。小米汽車此次的快速回應不僅澄清了事實,還展示了其對用戶疑慮的高度重視。這種及時、透明的溝通方式不僅有助于維護品牌形象和用戶口碑,還能有效提升用戶的信任度。
小米汽車自進入市場以來,盡管作為新入局者,但其市場表現卻十分強勁。首款車型SU7自上市以來便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業績。數據顯示,2025年5月份,小米汽車的單月新車交付量已突破28000臺。小米集團合伙人盧偉冰曾表示,SU7在市場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這得益于其強大的產品力。
小米汽車旗下的第二款量產車型YU7自亮相以來也備受關注。其預約咨詢量已經超越了SU7同期的數據,預示著新一輪的增長動能。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小米汽車通過真誠溝通與技術創新并重的方式,正逐步贏得用戶的認可和市場的份額。
針對此次剎車盤生銹事件,小米汽車的快速回應不僅體現了其對用戶反饋的重視,也展示了其在智能電動車時代的新法則:當硬件特性遭遇質疑或誤解時,通過技術透明的方式來進行公關或許是最為有效的策略。這種策略不僅有助于化解用戶的疑慮,還能為行業樹立一個公開、透明溝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