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東南部,小米汽車超級工廠以其高科技的智能制造流程吸引了廣泛關注。這座工廠不僅是汽車制造的新地標,也成為了工業旅游的新熱點,前五個月接待了近四萬人次參觀。
走進這座占地廣闊的工廠,映入眼簾的是繁忙而有序的智能制造景象。超過700個機器人分布在各個生產線上,它們精準高效地執行著壓鑄、沖壓等關鍵工藝,使得整個生產流程實現了100%自動化。這些機器人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
在車身車間,巨大的壓鑄機成為焦點。這臺重達718噸的設備,與周圍的60多個設備共同構成了占地840平方米的壓鑄設備集群。它們一次能將70多個零部件壓鑄成一個整體后地板件,大大減少了焊點和生產耗時,展現了小米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
小米汽車工廠不僅擁有先進的硬件設備,還注重軟件系統的優化。200多道關鍵工序實現了對產線質量的精準監控,確保了每一輛汽車都符合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小米將汽車定義為“智能移動空間”,致力于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萬物互聯閉環,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作為北京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米汽車工廠的發展見證了北京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邁進的步伐。北京作為國家布局的重要汽車產業基地,擁有北京奔馳、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車等多家整車企業。2024年,北京汽車與交通產業實現產值超過4400億元,同比增長顯著。
在技術創新方面,北京汽車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北京擁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和汽車工程專業院校,為汽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同時,北京還建設了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創新中心,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系統研發。
小米汽車工廠的成功不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和創新,也離不開京津冀地區的協同合作。一輛小米汽車上,有22%的零部件來自京津冀地區,這反映了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北京正在與河北、天津建立跨區域合作機制,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順義、武清、廊坊等地正在合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這一舉措旨在推動京津冀地區“共造一輛車”“共建一條路”“共享一個生態”,實現地區產業梯度重構和能級提升。未來,這一生態港將成為立足京津冀、輻射北方七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保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