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汽車品牌的激烈競爭中,比亞迪與吉利之間的技術較量尤為引人注目。盡管兩家企業曾有過口舌之爭,但在技術創新方面,它們都交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比亞迪的第五代DM混動技術無疑是業界的佼佼者。該技術憑借46%的熱效率突破、2.9L/100km的虧電油耗以及高達2100km的單車續航,讓其他國產品牌望塵莫及。這一技術的成功落地,不僅形成了DM-i、DM-p等多種動力總成,更鞏固了比亞迪在混動領域的領先地位。
面對比亞迪的強大壓力,吉利并未坐以待斃。去年10月,吉利發布了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盡管當時還未形成全面落地,但吉利并未停止追趕的腳步。今年6月13日,吉利再次發力,推出了雷神AI電混2.0系統,旨在通過AI技術的加持,實現節能、性能和安全的全方位升級。
據官方介紹,雷神AI電混2.0系統通過AI算法控制小電流,能夠延長電池使用壽命15%。該系統還能分析駕駛者的加速習慣、剎車頻率等行為,智能優化駕駛模式,實現更省油的油電決策。這一技術的推出,無疑為吉利的混動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數據上看,雷神AI電混2.0系統搭載的電混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7.26%,不僅超越了比亞迪最新插混專用發動機的46.06%,還比去年發布的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提高了0.76個百分點。這一優勢在吉利銀河A7上得到了體現,該車在CLTC工況下的百公里饋電油耗為2.67L,綜合續航里程可達2100km以上,性能表現十分搶眼。
不僅如此,吉利銀河M9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在采用獨立三電機四驅構型的情況下,該車零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5s,百公里饋電油耗為4L級別,綜合續航里程將超過1500km。吉利銀河A7和M9的推出,無疑是對比亞迪秦L和唐L的有力挑戰。
回顧吉利與比亞迪的競爭歷程,可以說是一場“相愛相殺”。在比亞迪憑借DM-i超級混動技術快速打開市場,并成為全球第一家停售燃油車的汽車品牌后,吉利也加快了新能源車的布局。然而,在初期,吉利的新能源車并未能撼動比亞迪的地位,反而加深了消費者對比亞迪的信賴。
但吉利并未放棄,通過與比亞迪的較量,吉利學到了不少市場經驗。在2024年,吉利不僅發布了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還通過《臺州宣言》將戰略聚焦和戰略整合放在核心位置,集中資源干大事。這一策略很快取得了成效,吉利銀河E5和星愿等車型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隨著吉利和比亞迪在高端市場的發力,兩者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主流市場擴大至全戰場。根據易車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節能型汽車在中國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因此,除了節能技術外,價格也成為車企引爆主流市場的關鍵因素。
在這方面,比亞迪和吉利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比亞迪通過全面覆蓋節能技術,并在價格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更多智能化技術,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而吉利則通過更具魄力的定價策略,如吉利銀河星耀8的限時起售價僅為11.58萬元,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盡管長安、東風、奇瑞等國產品牌也在主流市場發力,但以市場成績來看,吉利和比亞迪無疑是最具競爭力的兩大品牌。今年的節能市場銷冠,很可能在它們之間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