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態勢,不僅品牌林立,市場滲透率也已突破50%大關,預示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全面到來,而傳統燃油車則似乎逐漸淡出了主流視野。
隨著各大車企間的激烈競爭和產品價格的不斷親民化,新能源汽車的諸多優勢愈發凸顯。然而,在社交媒體上,新能源汽車起火、自燃的事件似乎屢見不鮮,相比之下,關于燃油車的類似報道卻鮮有耳聞。這一現象無疑給公眾留下了一種印象:新能源汽車的起火風險遠高于燃油車。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近日,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消防救援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2024年中國交通事故起火數據,揭示了令人意外的真相。
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燃油車起火數量為1836起,起火概率約為0.0052%,即每萬輛燃油車中有5.2輛可能起火;而新能源汽車全年起火數量為550起,起火概率為0.00175%,即每萬輛新能源汽車中僅有1.72輛可能起火。盡管兩者保有量不同,無法直接比較絕對數量,但從起火率來看,燃油車的起火風險竟是新能源汽車的3倍有余。
在交通事故碰撞起火的統計中,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率為萬分之0.96,同樣低于燃油車的萬分之1.5。這一數據進一步打破了新能源汽車起火風險高的固有印象。
那么,為何公眾對新能源汽車起火的印象如此深刻呢?這或許源于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事物的特殊地位。由于其新穎性和爭議性,新能源汽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容易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起火事故,更容易成為傳播的焦點。而相比之下,燃油車作為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將”,其起火事故往往被視為常態,缺乏新鮮感和話題性,因此難以引起公眾的大規模關注。
實際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標準的日益嚴格,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正在快速提升,起火概率也在逐年下降。因此,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是時候更新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了。在購買新車時,不妨將目光投向這一新興趨勢,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