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中,一項曾經被視為技術“舊路”的增程式動力,如今卻成為了各大車企競相追逐的新寵。近日,據外媒Autocar報道,寶馬公司正計劃重啟增程動力系統,并將其首次應用于即將面世的第六代X5車型上。目前,寶馬董事會已進入該系統量產前的最終審核階段,預示著增程式動力寶馬車型的問世已為期不遠。
寶馬此番決策的背后,是全球增程式混動市場的持續升溫,尤其是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800萬輛,同比增長約25%。其中,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增長尤為顯著,同比增長約58%,達到了828萬輛。而在中國市場,混合動力車型更是表現出色,銷量同比增長83%,占據了全球銷量的六成以上。
在中國市場,寶馬純電動車型的銷售表現并不盡如人意。2025年第一季度,寶馬在中國市場的純電車型銷量僅占其總銷量的15%,遠低于公司的預期。為了提振銷量,寶馬不得不采取大幅降價策略,其兩款主力純電車型iX3和i3的起售價優惠幅度高達14萬元。然而,即便如此,寶馬純電車型的市場表現依然未能達到預期。
面對增程式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和自身純電動車型的困境,寶馬迅速調整戰略,將目光投向了增程式混動領域。近年來,增程式電動車以其無續航里程焦慮且油耗較低的特點,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理想和問界等品牌憑借增程式技術路線,實現了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佼佼者。寶馬的加入,無疑將進一步加劇這一領域的競爭。
與此同時,寶馬也在積極應對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為了保持靈活性并應對電動化轉型的挑戰,寶馬采取了“多動力策略”,即同時發展純電、燃油和增程三種動力形式。按照規劃,寶馬將在2026年在中國市場量產上市多款新車型,包括純電車型NA0、NA6及其長軸距版本NA8,以及既有純電版本又有燃油版本的G78車型。
除了動力形式的多樣化,寶馬還在智能化和網聯化方面發力。今年3月,寶馬與華為達成合作協議,計劃融合華為鴻蒙生態,推出包括數字鑰匙、華為HiCar和MyBMW App在內的數字化服務。不久后,寶馬又與阿里展開合作,在AI大模型和智能語音交互方面進行探索。寶馬還宣布在中國市場投放的新車型將接入DeepSeek AI技術,以提升車輛的智能化水平。
寶馬的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彌補自身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短板,提升市場競爭力。作為曾經的中國汽車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寶馬在電動化轉型的道路上雖然曾遭遇挫折,但經過調整后的寶馬,正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迎接市場的挑戰。未來,寶馬的新品能否在市場上取得更好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