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中汽車零件板塊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京東方精電股價大幅上漲超過8%,英恒科技緊隨其后,漲幅超過4%。鄭煤機、德昌電機控股以及浙江世寶也均實現了超過3%的增長。
這一波漲勢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據報道,國內多家知名汽車生產企業,包括吉利、長安汽車、比亞迪以及奇瑞,紛紛發表聲明,承諾將支付賬期縮短至不超過60天。分析機構大華繼顯指出,這一政策對規范供應商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一級供應商如敏實的現金流壓力將得到緩解,并將從60天付款政策中受益。然而,二、三級供應商則面臨挑戰,特別是如果存在“質量罰款”漏洞風險,且無法滿足電動車及ADAS技術要求,這些供應商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
另一方面,浦銀國際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在下半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全年銷量將達到1525萬輛,同比增長24%,滲透率將達到53.3%。報告進一步指出,今年一季度,L2++級智能輔助駕駛在10萬元以下價格段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這極大地推動了智能輔助駕駛增量零部件行業的規模增長。同時,隨著增量零部件成本的降低,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將更容易滲透到大眾車型市場,這將促使智駕SoC、激光雷達、智駕Tier1以及傳感器等相關環節和零部件在今年實現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