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舞臺上的崛起勢頭正猛,其影響力日益擴大。2025年前四個月,中國汽車制造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產量達到1017.5萬輛,銷量則為1006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2.9%和10.8%。這一數據不僅標志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前四個月產銷量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也反映出從單純“產品輸出”向全面“產業輸出”的轉型,彰顯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全球競爭力。
然而,在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汽車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近期在接受訪談時,表達了對行業現狀的深刻洞察。他指出,電動車行業的健康發展不應被資本過度操控,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確保行業的長遠發展。
魏建軍特別提到了當前汽車行業內的“價格戰”。自年初以來,價格戰愈演愈烈,據統計,僅2025年1月至2月,就有28款車型降價,其中新能源車占比高達20款。盡管4月的數據顯示價格戰有所緩和,但各種隱形優惠措施如年款增配、車主權益調整等仍層出不窮。
魏建軍對此深表憂慮,他強調,依賴補貼和低價策略搶占市場的做法難以為繼。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深感珍惜當前的快速發展機遇,并希望成為這一進程的捍衛者。
價格戰雖然在短期內有利于刺激消費者需求,加速汽車普及,但長期來看,產品價格的不斷壓縮嚴重擠壓了車企乃至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對行業健康發展構成威脅。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連續三年低于整體工業利潤率水平。企業利潤空間的縮小將進一步限制研發投入,導致產品同質化問題加劇。
魏建軍進一步指出,低價競爭在海外市場上還可能引發信任危機。他強調,中國企業應重視在海外消費者中樹立中國汽車產品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的良好形象,保持價格的相對穩定。頻繁的價格波動將嚴重影響中國品牌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
在魏建軍看來,汽車是關乎用戶生命安全的產業,因此拒絕惡性競爭至關重要。他認為,健康的商業模式需要實現盈利,具備自我造血能力,并持續投入研發。然而,當前一些主機廠過于追求市值和股價提升,忽視了這一核心原則。
長城汽車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堪稱行業典范。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104億元,占銷售額的5.2%,連續三年突破百億大關,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魏建軍堅持認為,研發預算不應受上限約束,而應以提高“技術成果轉化率”為核心指標。
魏建軍尤其注重將技術轉化為用戶價值。長城汽車在能源路線上堅持混動、純電、氫能三軌并行,根據用戶不同需求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他特別提到小型電動車在城市中的適用性,認為小型電動車在全球市場具有巨大潛力。
長城汽車憑借以用戶價值為導向的研發戰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公司不僅實現了產品溢價,還獲得了“投訴率低于行業均值21.3%”的正面反饋,形成了“用戶為耐久性買單”的良性循環。
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始終秉承用造長城的耐心造車,堅守底線,堅持中國人的長期主義精神。他強調,踐行對國家、社會和用戶的誠信和信譽是企業的責任,也是對行業的責任。為此,長城汽車投入5.1億元建立了占地面積達3.9萬平方米的多角度碰撞試驗室,這是亞洲最大的安全試驗室,可以對復雜交通事故場景進行研究。通過直播碰撞測試,長城不僅展示了技術突破,更向用戶傳遞了放心駕駛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