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在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視頻中,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被拍到在駕駛問界M8車型時,有近20秒的時間未抬頭觀察路況,且疑似未雙手緊握方向盤,這一行為讓旁觀者誤以為他在駕駛過程中睡著了。
視頻中,拍攝者向余承東所駕駛的車輛大聲呼喊,詢問其是否睡著,并多次按響喇叭試圖引起注意。隨后,余承東在車內揮手致意,并搖下車窗以微笑回應拍攝者的關切。
針對這一事件,網友們展開了熱烈討論。部分網友認為,余承東可能是在低頭查看手機或車輛的中控屏幕,而非真的在睡覺。然而,也有網友指出,無論是何種情況,這種行為都可能構成危險駕駛,尤其是如果這是在擺拍的情況下,更是一種不良示范。
事實上,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目前市場上的多數自動駕駛功能,如自動變道、高速領航等,仍屬于L2級駕駛輔助系統,需要駕駛員全程監控。而L3級自動駕駛則允許車輛在特定條件下完全接管駕駛權,但目前國內尚未有法規允許L3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
值得注意的是,余承東本人在今年年初的采訪中曾表示,問界車型是按照L3級自動駕駛標準設計的,未來在國家法規允許的情況下,駕駛員甚至可以在車內睡覺,無需手動操作方向盤。然而,這一愿景目前仍面臨諸多技術和法律上的挑戰。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多地已經開始出臺相關法規以規范這一新興行業。其中,《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作為國內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已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北京、武漢等地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法規,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合法上路提供了法律保障。
盡管如此,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預測,2025年將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決勝年。在這一年里,自動駕駛技術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能否進一步完善,都將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