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正引領著一場技術革命,其中超快充技術尤為引人注目。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超快充已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預示著超快充電池新時代的到來,市場即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作為國內超快充電池領域的佼佼者,巨灣技研在5月20日完成了充電新國標發布后的首次公開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巨灣技研已量產的超充電池產品,經過軟件迭代后性能顯著提升,即便與行業領先水平相比,也展現出明顯的優勢,凸顯了其在超快充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4年底,大功率充電新國標全面出臺,其中明確規定充電接口的電流上限從250A提升至800A,電壓上限從1000V提升到1500V。這一標準既確保了充電安全,又考慮了新舊國標接口的兼容性,避免了因電流提升導致的元器件升級成本大幅增加。在這次測試中,巨灣技研的XFC極快充電池表現出色,基于800A國標充電樁,在5%-63% SOC區間充電耗時僅3分58秒,5分鐘內充入54.54kWh電量,平均充電倍率高達8.8C,性能超越了某些友商在1000A非國標樁上的表現。
巨灣技研總裁裴鋒表示,超快充將成為電動車的標配,正如手動擋升級為自動擋一樣,“無超充,不電動”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巨灣技研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始終將場景需求作為重要考量,以高標準技術打造卓越的硬件性能。此次充電新國標的升級,使得巨灣電池展現出獨特優勢,只需軟件更新,便能充分釋放硬件的強勁性能。
巨灣XFC極快充電池在技術上有著顯著的特點,它減少對峰值功率的關注,強調恒定、可持續性的充電功率。裴鋒認為,能否在0-80% SOC快充區間全過程高功率超充,是檢驗超快充技術的硬核標準。巨灣XFC極快充電池具備峰值16C的能力,但在測試中,它采用全程恒流充電策略,均值倍率穩定在8.8C。相比之下,一些超充電池采用非恒流充電策略,初期峰值電流高,但隨后C率持續下降,導致適用性受限。
巨灣XFC極快充電池還具備長壽命的特點。常溫超快充循環圈數高達3000次,且在頻繁的超充使用過程中,電池衰減程度小,能始終維持穩定的性能輸出。目前在電池健康監測平臺后臺,行駛里程最長的巨灣電池包里程數已超過31萬公里,且狀態良好,衰減程度低于5%。
巨灣技研正加速推進高端產能建設,其超快充動力電池專業工廠于2022年5月啟動建設,2024年已實現全面投產,成為率先實現超快充/極快充動力電池規模化量產的企業。同時,巨灣技研還在前瞻布局固態電池技術,圍繞高能密和高倍率雙體系進行研發,最高能量密度能達到450Wh/kg,最高充電倍率達到6C。裴鋒透露,巨灣技研已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支持,有望在3-5年內實現“超快充+高能量密度”的雙重突破。
此次測試不僅驗證了巨灣技研超快充技術的領先性與可持續性,也展示了其通過硬件預留升級空間、以軟件迭代釋放性能的策略,避免了用戶陷入“參數競賽”的技術貶值焦慮。在競爭激烈的超充市場中,巨灣技研將繼續以安全、效率、成本的最優平衡,樹立行業技術標桿,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