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眾汽車集團及其子品牌保時捷的業績下滑引發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據多方報道,由于業績表現不佳,投資者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CEO)兼保時捷CEO奧博穆(Oliver Blume)的雙重職務安排表達了強烈不滿,要求他辭去其中一個職位。
保時捷在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時,對全年的業績預測持悲觀態度。這一預測的主要依據包括中國市場銷量的顯著下滑、電動汽車市場需求的放緩以及美國關稅的不利影響。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保時捷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成為了股東們對奧博穆表達不滿的導火索。
根據財報數據,保時捷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88.6億歐元,同比下降1.7%;銷售利潤更是大幅下滑40.6%,至7.6億歐元。新車交付量也同比下降了7.9%,達到7.15萬輛。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的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了42%,僅售出9471輛新車。與此同時,歐洲(除德國)和德國市場的交付量也分別下降了10%和34%,僅有北美市場實現了37%的增長。
面對這樣的業績,保時捷對2025財年的預期也變得更為謹慎。公司預計全年營業收入將在370億至380億歐元之間,銷售回報率預計在6.5%至8.5%之間,汽車業務凈現金流利潤率則為4%至6%。由于電動化進程的放緩和電池業務戰略的調整,保時捷還將面臨13億歐元的特殊費用支出。
奧博穆,這位現年57歲的德國企業家,自1994年起便加入了大眾汽車集團,并在多個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曾在中國的同濟大學獲得汽車工程學院博士學位,并在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多個品牌擔任過要職。自2015年起,他開始擔任保時捷CEO,并在2018年加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2022年7月,他更是被任命為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兼CEO。
然而,就在奧博穆擔任大眾汽車集團CEO后不久,保時捷的獨立上市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盡管保時捷在上市初期的估值一度高于大眾汽車集團,但截至今日,其股價已經下跌了約45%。這一跌幅引發了投資者對奧博穆雙重職務安排的質疑。
德意志銀行的良好公司治理專家亨德里克·施密特表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有效地管理兩個大型集團。他認為,保時捷的股價下跌與奧博穆的雙重角色密切相關。他呼吁保時捷必須變得更加快速、強大、安全且令人滿意,以重振市場信心。
同樣,德卡投資(Deka Investment)的可持續發展主管英戈·施派希也對保時捷的現狀表示擔憂。他認為,保時捷正面臨著中國市場低迷和美國關稅的雙重壓力,而公司尚未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
面對投資者的質疑和市場的壓力,奧博穆在股東大會上承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正面臨巨大的挑戰。然而,他同時也強調,他擔任CEO是保時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對于是否將辭去其中一個職務的問題,他并未給出明確的答復。
值得注意的是,奧博穆并非大眾汽車集團歷史上第一位兼任多個重要職務的CEO。他的前任赫伯特·迪斯也曾兼任大眾汽車品牌CEO,但同樣因業績下滑和智能電動化轉型不利而被迫放棄這一職務。最終,迪斯在2022年卸任了大眾汽車集團CEO的職位,由奧博穆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