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內的技術爭論再次掀起波瀾,焦點集中在激光雷達與視覺方案的對決上,而這次爭論的戰場轉移到了AEB(自動緊急制動)主動安全領域。
事件的導火索是理想汽車前智能駕駛產品負責人趙哲倫的一條微博。他指出,目前采用純視覺方案的車型尚未能量產出超過100km/h剎停能力的AEB系統;而結合了視覺與激光雷達的車型,已經實現了超過120km/h的剎停能力,甚至更高級的AES(自動緊急避讓)功能也已量產。
趙哲倫進一步解釋,AEB作為輔助駕駛中的關鍵功能,其工作時間和失效成本都極高,因此必須在技術上打磨至極致才能交付給用戶。他強調,要實現120km/h以上的AEB剎停速度,系統必須在150米外就能準確感知障礙物的位置。目前的純視覺方案在這一方面還存在不足,其優勢更多體現在信息豐富和語義理解潛力上,而非空間位置感知的準確率。
然而,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袁婷婷很快對這一觀點提出了反駁。她表示,小鵬汽車一直在努力提升主動安全性能,并在最近的幾個OTA版本中不斷優化AEB系統。袁婷婷透露,小鵬已經實現了純視覺AEB對車輛最高130km/h的剎停速度,并且在主動安全可應對的目標物和環境因素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步。她還預告,即將發布的小鵬M03 MAX將搭載包括130km/h剎停能力在內的全套純視覺AEB量產功能。
這場爭論并未就此平息。在袁婷婷回應后,小鵬前自動駕駛產品高級總監劉毅林發布了一張寓意“蝦扯蛋”的圖片,雖然該微博隨后被刪除,但仍被外界視為對袁婷婷的支持。
面對袁婷婷的反駁,趙哲倫在次日凌晨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補充。他強調,行業內通常所說的120km/h剎停是指對靜止車輛的剎停能力,而動態車輛之間的相對速度剎停要求完全不同。他指出,袁婷婷的視頻中展示的是在高速場景下動態對動態的AEB能力,但這并不代表小鵬已經實現了對靜止車輛的高速剎停。
隨著雙方觀點的交鋒,這場關于激光雷達與視覺方案的爭論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在主動安全技術上的探索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