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近日在杭州吉利汽車大廈隆重舉行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發布會,同時詳細闡述了“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攜多位高層管理人員親臨現場,向與會者深入解析了吉利汽車與極氪(ZK.NYSE)合并的重大決策。
會上,桂生悅強調,面對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吉利汽車必須迅速行動,通過深度整合內部資源,解決品牌分散、利益沖突等問題,形成合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他指出,吉利過去存在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現象,只有通過整合,凝聚公司資源,才能在市場上贏得勝利。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補充說,整合完成后,集團的整體效益預計將超過5%,同時在研發、管理和營銷方面的效率也將顯著提升,達到15%-20%的水平。
在發布會早些時候,吉利汽車與極氪聯合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兩家公司的汽車銷量、營收和利潤均實現了顯著增長,季度合計銷量達到70.4萬輛,同比增長48%。
吉利汽車于5月7日正式宣布計劃收購極氪已發行的全部股份,每股建議購買價為2.566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交易一旦完成,極氪將從紐交所退市,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附屬公司。
此次私有化極氪并與之合并,是吉利控股集團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的重要舉措。《臺州宣言》旨在全面梳理集團業務,明確品牌定位,減少利益沖突和重復投資。桂生悅表示,合并極氪是聚焦主業、回歸“一個吉利”的必要步驟,將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吉利旗下的汽車品牌眾多,包括吉利汽車、極氪、領克、沃爾沃汽車、極星汽車等近10個品牌,其中部分品牌之間存在股權關系或產品定位重疊。今年2月,極氪與領克已完成合并,成立極氪科技集團,共同辦公,股東大會上獲得了99.99%的贊成票。
然而,在整合過程中,吉利方面發現整合效率和溝通成本成為兩大難題。各品牌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的審批流程繁瑣,大大降低了整合效率,同時溝通成本高昂。各品牌員工激勵機制不同,導致利益不一致,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吉利決定整體合并兩家公司,回歸“一個吉利”。桂生悅強調,市場環境已經不容許任何容錯空間,這就是吉利迅速推進合并的基本邏輯。
合并后,吉利控股集團內部將進行多項調整,包括管理層、組織架構和品牌定位等。李東輝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副董事長,負責董事局日常工作和投融資管理;安聰慧將出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全面負責運營管理工作;桂生悅繼續擔任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和執行董事;淦家閱則擔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車集團CEO和執行董事。
在組織架構和品牌定位方面,合并后的吉利汽車集團將下設吉利銀河事業群和極氪科技事業群,以及原有的中國星燃油車系列。極氪科技事業群將擁有極氪和領克兩個品牌,分別定位于豪華科技和潮流運動;吉利銀河事業群則主要定位為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國星燃油車系列將聚焦節能化和智能化的燃油車產品。
吉利汽車與極氪合并后,將形成統一的管理架構,提升資源配置效益,杜絕重復投資。淦家閱表示,集團已初步設定了一些目標,包括整體效益增長超過5%,研發、管理和營銷費用效率提升15%-20%左右。
李東輝補充說,吉利將在共同管理團隊的領導下,在各品牌分別面對客戶群體和產品設計的前提下,將中后臺工作極大程度協同起來,力爭實現研發層面節省數以十億元計、采購層面節省幾十億元的目標,同時降低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
吉利汽車一季度業績表現亮眼,營收達到725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為56.7億元,同比增長264%;汽車銷量70.4萬輛,同比增長48%。其中,極氪的財務表現也在快速改善,一季度營收220.19億元,同比增長1.1%;凈虧損收窄60.2%;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1.1%。
吉利汽車已向極氪發出報價函,邀請其進行合并談判。待雙方達成共識后,將簽訂合約并按照相應法規申請批準。吉利汽車也將向股東匯報合并條款,并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