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寧德時代在香港IPO的進程取得了顯著進展。5月12日,該公司通過港交所發布公告,計劃募集最高410億港元(相當于約53億美元),每股發行價上限設定為263港元,發行規模涵蓋1.179億股H股。據行業觀察,此次IPO有望成為自2021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上市案例之一。
寧德時代此次募資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其海外產能擴張及國際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其中,匈牙利電池工廠的建設項目(投資總額達73億美元)以及印尼、西班牙等地的新項目將成為重點投入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并非孤例。自去年以來,多家汽車及相關企業紛紛選擇赴港上市,采取“A+H”雙重上市策略,以獲取更廣泛的資本支持。例如,奇瑞汽車這類尚未上市的企業,也借助港交所的平臺重啟IPO計劃。
港股市場再度迎來汽車相關企業的上市熱潮。美的集團已成功在港交所募資306.7億港元,這筆資金將用于全球研發投入、智能制造及供應鏈管理升級,以及分銷渠道擴展和自有品牌海外銷售提升。同樣,均勝電子也在積極籌備港股上市,旨在滿足智能汽車領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提升國際市場的認知度。
三花智控和科大訊飛等企業也選擇登陸港交所,以提升國際形象和綜合競爭力。三花智控已于今年1月15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請,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這些企業普遍希望通過港股上市,在海外市場構建更高的品牌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在國際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賽力斯也于4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募資規模預計超過10億美元。近年來,賽力斯憑借與華為的合作迅速崛起,2024年營收突破千億元大關,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此次港股上市,不僅是為了募資,更是為了加速出海和強化全球市場布局。
與此同時,奇瑞汽車作為首次赴港IPO的代表之一,于今年2月28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計劃籌資約15億美元。此次IPO不僅是奇瑞實現多年上市夢想的關鍵一步,也是通過香港國際化平臺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海外投資者的戰略舉措。
廣汽埃安同樣在籌備港股IPO,預計將在2025年完成。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文件顯示,廣汽埃安正在積極推進港股上市工作,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
港股IPO熱潮的背后,離不開政策層面的支持。2024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一系列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明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同時,香港聯交所與證監會聯合聲明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特別是加快了A股上市公司的審批速度。這些政策為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推動了香港IPO市場的活躍。
對于奇瑞等首次赴港IPO的車企而言,上市不僅是為了實現IPO夢想,更是因為港股上市流程相較于A股更為簡便高效。奇瑞自2004年以來多次嘗試上市未果,但近年來隨著銷量的大幅增長,其基本面顯著改善。對于已在A股上市的企業如寧德時代、賽力斯和均勝電子,赴港IPO則更多源于資金壓力,尤其是海外擴張帶來的巨額資金需求。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量的持續增長,海外擴張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然而,這需要大量資金用于生產基地、銷售網絡和充電設施的建設。因此,無論是首次上市還是二次上市,這些企業都希望通過利用資本市場的力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