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乘用車市場的最新銷售數據由乘聯分會揭曉,揭示了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的動態變化。數據顯示,4月份乘用車零售總量達到175.5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4.5%,但環比上月下降了9.4%。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零售量已達687.2萬輛,同比增長7.9%。
從市場份額來看,自主品牌在1至4月間表現出色,占據了64%的零售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9個百分點。這一顯著增長反映了自主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強勁勢頭。
主流合資品牌則面臨挑戰,4月份零售量為44萬輛,同比和環比均出現下滑。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5.6%,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2.2%,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為4.8%,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合資品牌在面對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車型競爭時,市場份額正在逐步被蠶食。
豪華車市場同樣面臨壓力,4月份豪華車零售量為17萬輛,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32%。豪華品牌零售份額為9.5%,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盡管傳統豪華車市場表現較好,但整體豪華車市場在新能源車的沖擊下,滲透率和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
新能源車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4月份,新能源車零售量達到90.5萬輛,同比增長33.9%,盡管環比略有下降8.7%。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持續攀升,4月份達到51.5%,較去年同期提升了7個百分點。這表明新能源車已經成為乘用車市場恢復的主要驅動力。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展現出先發優勢,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2.8%。相比之下,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6.8%,豪華品牌則為23.5%。新勢力車企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的份額也在逐年增長,4月份新勢力車企零售份額達到19.4%,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6個百分點。
從出口情況來看,4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達到18.9萬輛,同比增長44.2%,環比增長31.6%。這一增長趨勢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其中,比亞迪以72,405輛的出口量領先,特斯拉中國和奇瑞汽車也表現出色。
盡管整體市場表現積極,但汽車行業的盈利情況仍面臨挑戰。一季度,汽車行業收入同比增長8%,但利潤同比下降6%,利潤率僅為3.9%,低于下游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乘聯分會指出,汽車行業需要加大成本控制水平,以實現有效的降本增效。
4月份的車市走勢良好,得益于國家促消費政策和多省市出臺的相應措施,以及主機廠廠補加碼、金融支持、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然而,5月份車市面臨一些不利因素,如工作日數量減少等,可能會對車市產銷平穩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不過,隨著“五一”假期自駕游的火爆,以及電動車和智能科技的普及,新能源車的消費熱情有望繼續提升。上海車展等線下活動的持續活躍也將為車市增添動力。綜合考慮這些因素,5月份乘用車市場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