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正積極踐行質量強省戰略,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構建起覆蓋全省重點產業的全鏈條質量基礎設施,推動質量工作邁向新臺階。
在馬鋼交材公司,科研人員姚三成正在密切關注著高速車輪的運行狀態。他透露,目前搭載著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時速400公里高速車輪的列車,正在接受嚴格的逐級提速測試。高速車輪作為列車的核心部件,曾面臨易疲勞損傷的難題,而傳統工藝始終無法有效解決。
姚三成表示:“過去我們采用傳統的淬火冷卻方式,即在軋制成型后,使用冷卻水噴射冷卻車輪。這種方式導致車輪表面和內部的冷卻速度差異巨大,冷速曲線急劇下降,使得車輪在服役中后期磨損過快,使用壽命大幅縮短?!?/p>
為了攻克高速車輪的熱處理工藝難題,馬鋼借助安徽省質量強鏈行動的契機,聯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鋼鐵研究總院、清華大學等知名機構,組建了創新聯合體。通過自主研發,他們成功推出了遞進式冷卻新技術,這一技術顯著提升了高速車輪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使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馬鋼交材技術中心產品工藝技術首席工程師魯松介紹:“我們加強了上下游和產學研合作,自主集成了核心工序裝備,擺脫了對進口裝備的依賴。我們完成了工藝和裝備一體化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還使得產品譜系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
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領域,持續推動質量強鏈行動。他們大力支持鏈主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成立質量創新聯合體,共同攻克產業鏈共性質量技術難題。目前,已有11313家企業參與其中,共解決了892個質量問題。同時,安徽還構建了全產業鏈的質量服務網絡,提供從原材料檢測到成品認證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在安徽省質檢院新能源汽車高壓零部件檢測實驗室,工程師們正在對一批送檢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進行嚴格的測試,包括撞擊、擠壓穿刺等項目。星恒電源(滁州)有限公司質量中心副總經理沈左松表示:“過去,我們的檢測主要送往北京、廣州,不僅成本高,而且檢測時間長。與省質檢院合作后,我們能夠及時得到檢測結果反饋,并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進行整改,這有利于提高我們的產品質量,縮短量產時間?!?/p>
安徽省質檢院電子電器所副所長程文強介紹:“我們拓展并完善了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的安全性能測試,涉及標準100余項,獲得檢驗檢測資質認定參數達500余項。這進一步增強了我省在電池、電控、汽車電子等領域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能力?!?/p>
為加快完善適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質量基礎設施,安徽已建設了6家國家和省級產業計量中心、28家國家級質檢中心和81家省級質檢中心,以及146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2024年,安徽省的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了90.3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74個標準分。全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4.73%,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為81.61%,質量競爭力指數為89.76%,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