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發布聲明,重申其在輔助駕駛技術上的立場,堅持采用視覺處理方案,致力于開發普及型安全智能產品。這一表態不僅彰顯了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路徑上的獨特見解,也引發了業界與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特斯拉強調,其視覺處理方案與端到端神經網絡,結合數十億真實世界數據樣本的訓練,能夠在多種場景下實現更加安全的智能駕駛。特斯拉自信地指出,先進的技術并不依賴于昂貴且復雜的傳感器系統,而是通過高效的數據處理和算法優化,達到了行業領先的安全性能。
此番言論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們不僅圍繞輔助駕駛系統中激光雷達與純視覺方案的優劣展開了激烈討論,還對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的高昂價格提出了質疑。據悉,特斯拉在國內銷售的車型中,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選裝費用高達6.4萬元,這一價格已位居國內同類產品的榜首。
相比之下,國內眾多車企如小鵬、理想、小米以及鴻蒙智行等,在輔助駕駛功能的定價策略上顯得更為親民。其中,小鵬、理想、小米及零跑等品牌更是大方地選擇了免費贈送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以此吸引消費者。而華為系的鴻蒙智行車型,則通過提供2萬元的AD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補貼,將車主的實際購買價格降低至1萬元,僅為特斯拉價格的六分之一。
面對特斯拉高昂的輔助駕駛費用,不少網友紛紛吐槽:“特斯拉6.4萬元的輔助駕駛系統,幾乎可以買一輛國產轎車了,這顯然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這一觀點在網絡上獲得了不少共鳴,也引發了對于智能駕駛技術普及與成本控制的深入討論。
特斯拉堅持的視覺處理方案與高昂的定價策略,無疑在行業內樹立了獨特的標桿。然而,面對消費者對于智能駕駛技術普及與成本控制的期待,特斯拉是否能夠繼續引領行業潮流,仍有待市場與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