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圈內掀起了一場關于阿維塔科技的風阻系數爭議風暴。事件的起因是一位汽車博主發布了一段實測視頻,質疑阿維塔12三激光后驅奢享版的風阻系數存在虛報情況。視頻中,該博主聲稱其實測風阻系數為0.28Cd,與阿維塔官方宣傳的0.21Cd存在高達30%的差距。
此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發了業界和廣大網友的關注。就連特斯拉的CEO馬斯克也轉發了相關帖子,使得這場爭議進一步升級。面對外界的廣泛質疑,阿維塔科技法務部迅速發表聲明,堅決否認博主的言論,并強調所有產品的技術參數均以官方發布為準。
為了挽回聲譽,阿維塔科技決定采取公開風洞測試的方式來自證清白。測試在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風洞實驗室進行,測試車輛為阿維塔12純電版。測試中,不僅包括了降低空氣懸掛、搭載20寸低風阻輪轂、電子外后視鏡等低風阻配置,還模擬了更換運動輪轂、普通外后視鏡以及抬升懸架等會增加風阻的情況。
測試結果顯示,在120km/h的低風阻工況下,阿維塔12實測風阻系數為0.217Cd,這一數據與官方宣傳的0.21Cd相近,且明顯低于博主實測的0.28Cd。隨后,測試還驗證了不同配置對風阻的影響,更換為運動輪轂后,風阻系數為0.2326Cd;換裝普通外后視鏡、抬升懸架后,風阻系數為0.2509Cd;而在打開前進氣格柵的情況下,風阻系數上升至0.2743Cd。
阿維塔科技內部人士透露,該品牌在產品設計中采用了多項降低風阻的特殊技術,如碟翼前臉設計、優化車頭形狀、電子后視鏡、隱藏式雷達、低風阻輪輻等,這些創新方案在整體上對降低風阻起到了明顯效果。
對于這場爭議,業內專家指出,風阻系數的測試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測試標準、車輛配置、測試環境等。華南地區某車企內部人士表示,風阻系數的測試需要在風洞實驗室進行,且需要按照國標調整好車輛狀態,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他還指出,不同車企在降低風阻方面采用的優化配置各不相同,但這些配置受限于當前的技術發展水平,暫時難以全面量產。
華汽(廣東)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吳耀權也表示,測試標準與條件的不一致會導致測試結果截然不同。他認為,正常來說,不同實驗室的測試結果可能存在0.01Cd左右的誤差,但0.07Cd的差距就遠超合理范圍了。這次事件反映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參數測試方面缺乏第三方獨立驗證的問題,也暴露出車企宣傳與真實性能之間的潛在矛盾。
專業人士還提醒消費者,在看待汽車參數時應保持理性,不應盲目追求某一方面的參數而忽視了其它方面。風阻系數并非越低越好,需要兼顧美學、實用性等因素。過于追求低風阻可能會犧牲車內空間或造型設計,因此在實際體驗中需要作出權衡。
此次阿維塔風阻系數爭議事件不僅考驗了該品牌的誠信度,也為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它提醒車企在宣傳產品時應更加透明、規范,同時也推動了行業建立更嚴格的測試規范和強化第三方監督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