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對其智能駕駛技術命名進行了調整,這一變動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小米SU7標準版所搭載的Xiaomi Pilot Pro系統已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而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以及小米SU7 Ultra所配備的Xiaomi HAD系統則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這一更名并非突如其來。早在5月1日,小米汽車就通過官方微博宣布,購買小米SU7的消費者在5月期間可享受“小米輔助駕駛終身免費使用權”的限時優惠。這一消息似乎預示著小米汽車對其智能駕駛技術定位的微妙變化。
據小米汽車官方介紹,“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功能強大,支持從車位到車位的全程輔助駕駛。用戶只需上車后設置導航,系統便能自動處理ETC/閘機輔助通行、窄路/環島通行以及停車場尋位泊車等復雜場景,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更名背景與近期小米SU7車型發生的兩起車禍不無關系。這兩起事故引發了公眾對汽車智能駕駛安全性的廣泛討論。雖然小米汽車在4月初回應稱事故仍在調查中,但“智駕”安全等問題無疑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據業內人士透露,車企高管在對外談論智能駕駛技術時,態度已從年初的高調宣傳轉變為更為謹慎和理性的立場。他們普遍認為,目前智能駕駛技術仍處于輔助駕駛階段,不應過度宣傳其智能化程度。多家車企高管也強調,任何智能駕駛系統都需要具備安全冗余,以確保在復雜多變的道路環境中保持安全。
在走訪小米汽車直營門店時了解到,4月初發生事故的小米SU7標準版車型并未配備激光雷達。這一細節引發了業界對視覺方案在智能駕駛中局限性的討論。有頭部高精地圖企業負責人指出,僅憑視覺方案,在夜晚、極端天氣以及復雜路口等場景下,很難保證車輛的安全行駛。
通過小米汽車App查詢可知,目前小米SU7標準版的輔助駕駛配置中仍未包含激光雷達,而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則均配備了1個激光雷達。這一配置差異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不同車型在智能駕駛性能上的表現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