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盛大啟幕之際,億緯鋰能以其前沿的電池技術和創新產品成為了展會上的焦點。該公司攜多款明星產品亮相,包括OMNI全能電池、開源電池、飛行器電池、機器人電池以及汽車電子電池等,吸引了眾多客戶、媒體和觀眾的駐足關注。
作為國內大圓柱電池技術的領航者,億緯鋰能在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其在生產工藝上的重大突破。副總裁兼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表示,億緯鋰能已成功攻克了低溫性能、高精度成組、焊接工藝等技術難題,通過原位升級、標準化、零膨脹、本征安全等技術,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鋰電池解決方案。這些努力使得億緯鋰能在大圓柱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針對低溫場景下的電池性能衰減問題,億緯鋰能經過四年的研發,實現了超低溫快充技術、低內阻技術、系統保溫加熱技術以及瞬態加熱技術的重大突破。這些技術使得大圓柱電池在-30℃的環境下,僅需25分鐘即可從10%充至80%SOC,低溫續航能力提升20%,真正實現了低溫環境下的高效快充。
在電池成組和焊接工藝方面,億緯鋰能同樣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術實力。通過嚴格把控系統成組尺寸精度,以及在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精準控制,確保了傳熱界面阻抗的一致性和溫度管理的穩定性。同時,高精度焊接工藝的實現,使得大圓柱電池在過流能力、強度和散熱要求方面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億緯鋰能在發泡工藝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精研全域發泡技術,嚴控發泡溫度和比例,實現了高致密發泡和超強的剛度。這使得電池包的扭轉剛度達到了15000NM以上,為汽車底盤的扭轉剛度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展會現場,億緯鋰能還展示了其在電池回收領域的創新成果——“搖籃計劃”。該計劃通過構建全球首個跨洲鋰電池回收網絡,實現了從“電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價值鏈閉環。通過全球化布局、數字化溯源和開放化合作,打破了地域邊界與技術壁壘,推動了鋰電池產業的循環再生。
在低空經濟領域,億緯鋰能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公司針對行業機、消費無人機、植保機及載人/載物eVTOL等差異化需求,構建了全系列的產品解決方案。通過技術路線分層策略,構建了覆蓋全場景的能源體系,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機器人領域,億緯鋰能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為行業提供了從電芯到電池包的全系列解決方案。公司開發的26105電芯在能量密度和功率輸出上實現了完美平衡,能夠為機器人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持。同時,豐富的電池包產品矩陣也滿足了不同機器人應用場景下的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