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于2025年4月23日在上海拉開帷幕,以“擁抱創新 共贏未來”為主題,吸引了眾多汽車行業內外人士的關注。搜狐汽車·汽車咖啡館通過直播探訪的形式,與來自整車及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50余位海內外企業領導進行了深入對話,共同探討了當前汽車產業的發展新趨勢和新特點。
在探討未來汽車電池技術時,多位企業領導表示,全固態電池將在新興增量市場中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并有望通過價格優勢逐漸替代現有電池產品。高翔博士指出,行業內存在一個“雙 20%”的共識,即電池性能提升20%以上而成本不變,或者成本下降20%以上而性能不降,這樣的電池產品才更有可能在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
太藍新能源產品負責人康丹苗表示,全固態電池的成本上限有望比現有電池低10%以上,這將成為其替代傳統電池的重要驅動力。她強調,從長期來看,固態電池的使用成本必須低于原有電池,才能實現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
太藍新能源在企業發展初期采取了重研發、輕資產的運營策略。高翔透露,公司目前60%以上的人員都是研發人員,組建了一支行業乃至世界范圍內的頂尖團隊。在產能方面,太藍計劃通過與戰略合作伙伴和客戶共享產能,并利用市場上的剩余產能來滿足初期需求。
在技術層面,太藍新能源聚焦于半固態和全固態電池領域。高翔介紹,去年4月,公司發布了能量密度達720Wh/kg、容量120Ah的全固態電池樣品,這一成果刷新了人們對固態鋰電池性能的認知。他透露,太藍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將全固態電池搭載在客戶的車型上,完成示范裝車。
對于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規劃,高翔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還沒有真正的全固態電池量產線。太藍新能源正在與設備廠家聯合開發相關生產設備,計劃今年實現小批量生產并完成示范裝車,明年將在智能機器人、高端無人機等新興領域實現小批量生產和商業應用,并逐步提升產能至百兆瓦時級別,最終在2027年建立GWh級別的產能。
在性能優勢方面,高翔指出,全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顛覆性提升。全固態電池內部不含可燃物,從根本上杜絕了爆燃風險,實現了本質安全。同時,全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做到比現有液態電池高一倍以上,能夠滿足對能量密度需求更高的特殊場景。
太藍新能源提出了“4321”技術路線,即逐步減少電池材料的使用,以實現技術降本。高翔表示,目前“3”階段(無隔膜半固態電池)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并實現量產,“2”階段(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正在實驗室進行小批量試制和開發,“1”階段(全固態無負極電池)則處于實驗室技術開發階段。
在材料體系方面,太藍新能源選擇了氧聚復合路線,即氧化物和聚合物復合體系。高翔解釋,這一選擇綜合考慮了原料成本、穩定性和生產工藝等因素。通過獨特的ISFD技術,太藍能夠在保證電池性能的同時,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對于固態電池技術路線發展過程中的挑戰,高翔表示,太藍新能源通過兼容不同材料體系的技術方案,降低了技術路線轉變的風險。同時,他認為固態電池和其他電池體系未來可能會并存,各自占據不同的市場細分賽道。
在成本控制方面,高翔和康丹苗均表示,全固態電池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其成本必須低于現有電池。太藍新能源的目標是通過制造降本和設計優化,使全固態電池的成本比液態電池低10%以上。對于增量市場,如無人機和機器人市場,初期可能存在一定的溢價空間,但長期來看,成本拉平并繼續下降是必然趨勢。
最后,高翔強調,太藍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獨創的核心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雖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憑借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深厚積累和頂尖團隊,太藍新能源有信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