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傳祺,作為廣汽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核心力量,近期面臨銷量持續下滑的嚴峻挑戰。自年初以來,該品牌的銷量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負增長,這一情況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根據廣汽集團發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前四個月,廣汽傳祺的累計銷量僅為9.39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8%。這一降幅在廣汽集團旗下的主要車企中最為顯著,顯示出廣汽傳祺在市場競爭中的嚴峻形勢。
回顧今年以來的銷量表現,廣汽傳祺的單月銷量從年初就開始出現下滑趨勢。1月份,其單月銷量為18327臺,同比下滑高達45.78%,幾乎減半。盡管2月份的銷量略有回升,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2%。進入3月份,銷量再次下滑,單月銷售32465臺,同比下降2.23%。而到了4月份,銷量更是降至24650臺,同比下滑34.67%。
廣汽傳祺長期依賴MPV車型的銷售,盡管近期推出了如向往S7等新車型,但這些車型在市場上并未獲得廣泛的認可,銷量表現平平。這一局面使得廣汽傳祺在市場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境,廣汽集團將與華為的合作視為重要的破局之道。不久前,由廣汽集團全資控股的華望汽車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高達15億元。作為廣汽與華為合作的GH項目實體,華望汽車致力于打造一個獨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目標市場定位于30萬元級別,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理想L7、問界M5等熱門車型。
然而,在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華望汽車要想快速建立差異化優勢并非易事。在30萬元級別的市場中,已經涌現出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而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系列車型也表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廣汽傳祺長期以來的中低端形象也給其重塑豪華品牌認知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從財務角度來看,廣汽集團的業績也令人擔憂。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廣汽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下降了81.4%。相比之下,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汽車在同期的凈利潤高達80.32億元,廣汽集團的凈利潤僅為理想汽車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廣汽集團的歸母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暴跌221.8%,出現了20年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額高達4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