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的璀璨舞臺上,上汽集團以“懂車更懂你”為核心理念,隆重揭曉了一系列深遠的戰略布局,旨在重塑品牌形象,引領技術革新,并推動汽車產業生態的全面升級。
上汽集團首先亮出了MG品牌的全新定位——“China for Globe”,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賦予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倫品牌新的活力。MG品牌計劃將Cyeberster等明星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展現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智己汽車作為上汽集團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正穩步邁向領軍地位。它不僅強化了底盤、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還具備了L2至L4級智能駕駛的全棧量產能力,未來還將拓展至增程式電動車領域,持續推動技術革新。
上汽集團的品牌戰略正從“廣撒網”向“精準打擊”轉變,通過技術下放和場景細分,實現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的躍升。例如,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商用化,以及商用車“油電同補”模式的推出,都是上汽集團在這一戰略方向上的有力實踐。
在合資品牌領域,上汽集團也開始實施“反向賦能”策略。上汽大眾奧迪E5 Sportback首次搭載了華為乾崑智能駕駛技術,成為燃油車與高階智能駕駛技術融合的先行者。同時,別克“至境”子品牌依托“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實現了純電、插混、增程等多種能源形態的全面覆蓋。
上汽集團此次車展上最為引人注目的動作,莫過于將高端技術“平民化”,以此推動汽車產業生態的重構。上汽提出的“技術平權”理念,并非簡單的配置下放,而是通過開放生態和技術普惠,推動整個行業的進階。在安全、智能駕駛、能源等多個領域,上汽都推出了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并將這些高端標準下放至主流車型。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上汽集團提出了“Glocal(Global+Local)”戰略,旨在通過技術輸出與本地化創新的結合,構建起覆蓋產品、生態與標準的全方位出海體系。未來三年內,上汽計劃推出17款海外車型,覆蓋多個細分市場,并在歐美等高端市場建立技術壁壘。同時,上汽還通過自建遠洋滾裝船隊、與本地企業合作等方式,深化本土化深耕,提升供應鏈自主化水平。
上汽大通MAXUS混動輕客“新途遠界”憑借800V半固態電池和L4級自動駕駛技術,重新定義了全球商用車標準,標志著中國車企在商用車領域首次對外資巨頭形成技術壓制。上汽還與華為、OPPO等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操作系統的全球化進程,以及車機無縫互聯生態的構建。
上汽集團的這一系列戰略布局,不僅展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從“規模領先”向“規則制定”轉型的決心和實力,也為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隨著這些戰略的深入實施,上汽集團有望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