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上海車展上,億緯鋰能憑借一系列創新技術產品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億緯鋰能展示了包括OMNI全能電池、開源電池、飛行器電池、機器人電池以及汽車電子電池等在內的多款核心技術產品。
億緯鋰能副總裁、電池系統研究院院長江吉兵在車展現場表示,大圓柱電池無疑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選方案。這一觀點不僅基于億緯鋰能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的深厚積累,還源于該技術在市場上的廣泛認可。億緯鋰能的大圓柱電池已經獲得了寶馬的定點,并計劃在2025年推出搭載該電池的新車型。
江吉兵進一步闡述了大圓柱電池的優勢。與方形電池相比,大圓柱電池在制造效率上提升了10倍,同時實現了系統零部件設計和成組工藝的標準化,使得電池可以像汽車的標準零部件一樣進行生產和使用。大圓柱電池還具備出色的升級能力,滿足了新能源汽車快速迭代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車產品迭代周期不斷縮短的背景下,大圓柱電池的“固定尺寸+多元化學體系”技術路線成功解決了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的難題。該技術路線可以兼容多種化學體系,如磷酸鐵鋰(LFP)、磷酸錳鐵鋰(LMX)和三元鋰(NCM)等,從而實現電量、續航、充電時間和功率的靈活調整。這不僅縮短了電池系統的研發時間至3-6個月,還降低了80%的研發費用。
大圓柱電池在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膨脹等問題上也表現出色。其圓形結構和特殊材料使得電池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尺寸保持一致,無需復雜的應力管理設計,簡化了電子系統的存儲。
億緯鋰能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的專利布局也頗具亮點。截至目前,億緯鋰能已在全球15個國家累計申請了超過2300項專利,數量位居全球首位。這為億緯鋰能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大圓柱電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大圓柱電池外,億緯鋰能還在探索其他技術路線以滿足市場對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其中,軟包電池技術路線備受關注。億緯鋰能正在推動電池從液態技術向固態技術迭代,以進一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在車展現場,億緯鋰能還與華爾街見聞等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針對低空飛行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問題,億緯鋰能產品中心總監馮炎強表示,雖然當前市場上的電池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但仍有提升空間。未來,億緯鋰能將繼續在材料體系上進行升級,如開發固態電池等,以滿足更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在談到機器人電池面臨的挑戰時,馮炎強指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和商業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步擴大,但續航和散熱等問題仍需解決。億緯鋰能正在通過采用固態電池和大圓柱電池等技術手段,提升電池的續航和安全性能,以滿足人形機器人市場的需求。
億緯鋰能還在積極布局電池回收領域。ESG雙碳部總經理肖忠湘表示,億緯鋰能計劃完善全球回收網絡,加強運輸和處理能力等子體系的建設。未來,億緯鋰能還將推動電池回收的數字化溯源和線上回收商城的建設。
在12v鋰電業務方面,億緯鋰能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低壓技術研究所國際產品中心總監凌鑫晨表示,億緯鋰能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12v鋰電市場,并已初具規模。目前,億緯鋰能正在積極拓展新客戶和新賽道,計劃在該領域做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