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中車貿全球”數字化汽車外貿生態賦能平臺正式發布,同時推出了《二手乘用車出口評價分級規范》,這一舉措旨在為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助其順利進軍海外市場。
“中車貿全球”平臺,作為一個集多元化互聯網電商與生態系統對接于一體的創新平臺,通過整合全球優質產業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強有力的貿易支持和高效的供應鏈服務。該平臺與中汽服務平臺攜手,為出口產品提供雙重認證,進一步增強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珠三角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汽車消費與國際貿易專委會主任廖智勇透露,該平臺通過標準化引領、數智化驅動、抱團出海以及生態賦能等策略,降低了中小微企業進入海外市場的門檻。他強調,平臺不僅致力于幫助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更著重于提升“中車貿全球”的品牌價值,整合全國各地的優秀企業,共同塑造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形象。廖智勇還表示,平臺計劃在三年內助力2萬家中小微車商完成10萬輛汽車的出口業務,涵蓋二手車、新車及零部件等多個領域。
廣東省二手車出口市場近年來展現出蓬勃生機,出口數量持續增長,品牌與車型日益多樣化,出口范圍也逐步擴大。然而,廣東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產業咨詢工程師王志遠指出,當前二手車出口業務仍面臨一些挑戰,尤其是檢測認證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出口評價標準。他強調,亟需修訂和完善二手車評價認定標準。
為此,《二手乘用車出口評價分級規范》應運而生,該規范詳細規定了二手乘用車綜合評價的各項要求,包括基礎要求、等級劃分、內飾與外觀評級,以及針對新能源汽車特有的三電系統評級方法。這一規范的出臺,為二手乘用車出口提供了科學、公正的評價依據。
珠三角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常務副會長熊雙玲高度評價了“中車貿全球”平臺及《二手乘用車出口評價分級規范》的發布。她表示,這些舉措不僅解決了中小微企業“出海難”的問題,還通過雙平臺認證增強了國外客戶的信任度。熊雙玲強調,這一標準的實施標志著我國二手車出口行業正朝著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將有力推動廣東省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