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在近期舉辦的首屆超級科技日上,震撼發布了“鈉新電池+驍遙雙核+神行超充”的創新組合,標志著新能源行業邁入了一個嶄新的多核架構時代。這一系列動力電池與重卡蓄電池的推出,不僅刷新了性能參數的極限,更顛覆了能源供給的傳統邏輯。
寧德時代推出的鈉新電池,作為全球首款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鈉離子電池,其能量密度高達175Wh/kg,能在-40℃至70℃的全溫域范圍內穩定工作,并擁有長達1萬次的循環壽命。這一突破徹底打破了鈉離子電池在低溫衰減和能量密度方面的行業瓶頸。其核心在于原子級材料創新,通過復合抗凍電解液和納米級電極結構設計,使得電池在零下40℃時仍能保持90%的可用電量,且整車動力在10%低電量下無衰減,實現了“極寒如常溫”的奇跡。
在乘用車領域,鈉新動力電池支持5C峰值充電,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其材料本征安全,無鈷無鎳,熱失控風險降低了70%,從“被動防火”躍升至“本質安全”,成為A0級車型的高性價比首選。而在商用車領域,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以8年的超長壽命和61%的成本降幅(相較于鉛酸電池),以及全電量深度放電能力(鉛酸電池僅支持30%),引領商用車進入“車電同壽”的新時代。其“零下40℃一鍵啟動”和“久置一年仍可啟動”的特性,更是徹底解決了傳統蓄電池在冬季失效的痛點。
驍遙雙核電池則開創了“電電增程”技術的先河,通過高壓、低壓、結構、熱管理、安全防護五大雙核冗余設計,構建了兩個獨立且協同的能量區。其中,鈉電池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的組合,主打北方市場,在-40℃下的續航里程較單一磷酸鐵鋰提升了35%,徹底終結了冬季續航焦慮。而鐵-鐵雙核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則實現了12C超充,并在B級車型上達到了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0.1元,重新定義了經濟型電動車的性價比。
寧德時代的三元主電芯與三元自生成負極的組合,更是支持1500公里的續航里程和2.5秒的百公里加速,重塑了高端電動車的性能邊界。針對智能駕駛對電力系統的高可靠性需求,驍遙雙核電池采用了雙回路供電設計,確保在單區故障時不影響續航,雙區協同優化能耗。在極端場景下,雙核架構可切換至應急供電模式,保障智能駕駛系統至少30分鐘的持續運行,安全性較傳統方案提升了5倍。
寧德時代鈉電池產線的投產,不僅標志著鈉離子電池技術的成熟,更推動了硬碳負極、鋁基集流體等配套環節的加速發展。預計到2027年,全球鈉電池裝機量將突破150GWh,引領儲能、兩輪車、低速電動車等領域的“去鋰化”進程,顯著削弱鋰資源價格波動對產業的沖擊。寧德時代的“多核革命”,不僅是一次電池技術的跨代突破,更是產業思維的一次根本轉向,從“技術推動市場”轉變為“市場定義技術”,從“單一化學體系打天下”轉變為“多核協同滿足全需求”。這一革命性變革,深刻體現了技術創新對“人”的需求的深度洞察,為新能源行業書寫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