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較去年四季度提升了0.8個百分點,為宏觀經濟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指出,我國正加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致力于發展高端、智能、綠色的新型生產力,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在廣州番禺的廣汽埃安制造工廠,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燈塔工廠”內,機械臂高效運作,流水線持續不斷。這里,53秒即可下線一臺汽車,展現了極高的生產效率。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第一智造中心總裝車間品質技術組組長孫濤表示,工廠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年產能達到20萬輛。
在聯想創新產業園(天津),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同樣高效,平均每9秒就有一臺產品下線,進入市場。園區運營負責人鄭愛明透露,SMD主板貼片的自動化率已接近80%,測試和包裝區域更是實現了幾乎100%的自動化。
不僅如此,新技術正在全國范圍內的生產一線加速應用。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的浙江永昌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內,自動化流水線正在生產直流變頻電機,展現了“世界工廠”中的“車間變革”。
佛山順德的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廣東首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引人注目。整條生產線由美的機器人組成,24小時不間斷工作,平均30分鐘下線一臺機器人。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園區,立志于未來85%的核心零部件實現園區內生產制造。
在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中,工廠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福建省銳豐源實業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合作,研發出石材全自動不落地生產線,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級,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國制造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底氣。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一季度裝備工業近7成的重點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69.2%,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6%和20%。
從廣汽埃安的“燈塔工廠”到聯想創新產業園的高效生產線,從美的庫卡的機器人生產線到銳豐源的石材全自動生產線,中國制造正向著更高質量、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