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電池技術也迎來了革命性的突破。4月21日,寧德時代在其首個超級科技日上,震撼發布了多款創新動力電池產品,標志著動力電池技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此次發布的亮點非“驍遙雙核電池”與鈉離子電池莫屬。寧德時代的這一波操作,不僅展現了其在電池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更為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激動人心的藍圖。
驍遙雙核電池,作為寧德時代的首款“多核”電池,其背后的技術理念令人矚目。雙核架構,意味著電池內部包含兩個獨立的能量區,這兩個區域可以實現不同化學體系、高低壓及全面冗余等多重需求。這一創新設計,不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更為電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寧德時代的自生成負極技術,是驍遙雙核電池的核心之一。這一技術摒棄了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通過讓元素以金屬形式沉積在集流體上,實現了能量密度的顯著提升。據悉,該技術使得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了50%,從而在相同的電池包空間內,能夠配置更多電量,為車輛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
而鈉離子電池的性能提升同樣令人矚目。寧德時代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使得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175Wh/kg,這一數據已經比肩磷酸鐵鋰電池。同時,鈉離子電池還支持峰值5C的充電速率,以及超1萬個循環的壽命,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鈉離子電池在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從材料本征層面消除了電池熱失控中的助燃因素。
驍遙雙核電池與鈉離子電池的結合,更是擦出了耀眼的火花。以驍遙“鈉-鐵”雙核電池為例,該電池由鈉新電池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成,充分利用了鈉新電池的低溫性能優勢,使得車輛在-40℃的環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電量。這一特性,無疑將極大地拓寬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場景。
寧德時代還發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這款電池兼具800公里續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鐵鋰電池,峰值充電功率高達1.3兆瓦,實現了1秒2.5公里的無感補能。在低溫環境下,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同樣表現出色,15分鐘即可從5%補能至80%SOC。
寧德時代的這一系列創新成果,不僅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更為全球能源轉型注入了新的動力。寧德時代的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從雙核到多核的創新架構將不僅限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還將在電動巴士、重卡、飛機、船舶、工商業等全領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場景產業化。
鈉離子電池的突破性進展,更是被曾毓群視為加速多核時代到來的關鍵。他強調,寧德時代不希望僅僅被定義為電池的制造者,而是希望成為新能源產業的開拓者。這一愿景,無疑將激勵著寧德時代在未來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