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個銷量與利潤齊飛的輝煌2024年之后,沃爾沃汽車尚未及用一瓶地道的斯堪的納維亞伏特加慶祝,便迎來了充滿挑戰的2025年。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與歐洲電動化進程的受阻,使得全球豪華汽車品牌,包括奔馳、寶馬、奧迪等,在2025年第一季度遭遇了市場的急劇降溫。沃爾沃也不例外,一季度全球銷量下滑至17.2萬輛,同比下降6%,營收和息稅前利潤也分別出現下滑,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8%和40%。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沃爾沃迅速采取行動。3月31日,前任CEO駱文襟離職,次日,沃爾沃便宣布請回曾在2012至2022年間擔任CEO、并成功引領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漢肯·塞繆爾森,再次掌舵。此時,沃爾沃正處于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塞繆爾森的經驗與穩健對沃爾沃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面臨的挑戰尤為嚴峻。隨著新勢力品牌如理想、問界的崛起,以及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的價格戰,被譽為沃爾沃“第二本土市場”的中國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SMA架構及其首款產品XC70的誕生,為沃爾沃帶來了一線曙光。
SMA架構,即“Scalable Modular Architecture”,與沃爾沃現有的CMA/SPA(燃油車)、SPA2(純電架構)并列,標志著沃爾沃將形成“純電+混動”雙動力模式,全面推動電氣化轉型。這一轉型策略與中國市場新能源格局的快速變化密切相關。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指出,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市場呈現出純電、插電式混動(含增程)和傳統燃油車三分天下的格局,這一變化讓沃爾沃此前規劃的SMA架構更具現實意義。
根據計劃,沃爾沃將繼續在SPA2平臺上研發下一代純電車型,如“完全軟件定義”的純電旗艦ES90。同時,SMA架構及XC70的發布,標志著沃爾沃將加速推出超級插混車型,迎接中國豪華市場超級混動方案的黃金時代。這一轉變在沃爾沃此前的產品定義和研發邏輯中并不常見,顯示出沃爾沃在堅持“全電未來”戰略的同時,也開始接受中國方案,并在產品技術組合上變得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
面對全球車市低迷、匯率波動和庫存調整的壓力,塞繆爾森上任伊始便啟動了一項高達180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133億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并加速戰略結構重組,圍繞“盈利能力、電氣化、區域化”三大戰略主軸推進調整。SMA架構的迅速推出,正是這一戰略調整的直接產物。
袁小林表示,沃爾沃從2010年吉利收購開始,就將中國視為“第二本土市場”,這不僅僅是一個銷量上的概念,而是意味著沃爾沃在中國市場擁有全面的能力。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沃爾沃不僅是一個全球型企業,還與母集團之間有著緊密的紐帶關系,這使得沃爾沃在做未來方向性判斷時擁有更多的選項。
袁小林還提出了“3210理論”,作為沃爾沃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指導原則。其中,“3”代表主機廠必須持續不懈地做好品牌、產品和體系;“2”代表銷量和利潤的平衡,即市占率和盈利性的雙重考量;“1”代表一個團隊的概念,強調價值鏈上各方要共同面對市場挑戰;“0”則代表0意外,即要對市場形勢有清晰的把握,避免驚喜或驚嚇。
在新能源趨勢快速變化、市場需求與主機廠供給側改革存在時間差的背景下,沃爾沃堅持不簡單地追求銷量,而是更注重品牌、產品和體系的持續建設。同時,沃爾沃也堅持其不變的信念——安全。從1927年創始人古斯塔夫·拉爾森提出“車是由人來駕駛的——所以,安全便一直成為沃爾沃的最高準則”開始,安全便一直是沃爾沃的核心價值觀。無論是三點式安全帶、三元催化裝置還是側碰撞安全保護系統,這些安全配置都是由沃爾沃發明并推廣的。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被過度包裝帶來的問題逐漸顯現,全行業開始重新審視安全這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沃爾沃堅持“以人為尊”的價值理念,認為新技術應該帶來更安全、更好的體驗。袁小林表示,沃爾沃不能犧牲已取得的進步為代價去追求創新,行業的自律和社會監督也是必要的。
在智能駕駛技術被重新審視的背景下,沃爾沃的安全理念再次得到了業界的關注和認可。那些曾經高談闊論的汽車CEO們在吹噓自己的智駕技術之前,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瞄一眼沃爾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