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近日揭曉了2024年度財務報告,數據揭示出該年度公司實現了5128.0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較上一年度激增18%。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凈利潤達到了76.83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驚人的1119.52%的增長。
聯想的這一收入規模,足以讓人聯想到科技行業的巨頭們。例如,小米公司在2024年雖然表現不俗,業務涵蓋了智能手機、電動汽車及AloT等多個領域,但其全年營收僅為3660億元人民幣,相較于聯想,少了約14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在利潤方面,小米則以272億元人民幣的成績超越了聯想的76.83億元人民幣。這一對比不禁讓人思考,聯想為何能在營收上取得如此顯著的增長,而利潤卻相對有限?
答案或許可以從聯想的主營業務中找到。作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PC)制造商,聯想在2024年出貨了高達6249萬臺PC,市場占有率攀升至25.5%,較上一年度增長了4.5個百分點。盡管PC單價不菲,但這一行業的利潤空間卻相對有限,因為其市場已經相當成熟穩定,缺乏顯著的溢價空間。
與小米手機相比,聯想的PC業務在營收上更具優勢。小米手機的均價約為1000元人民幣,盡管全年銷量達到了1.68億臺,但收入僅為1918億元人民幣。而聯想的PC業務,憑借其龐大的出貨量和相對穩定的市場需求,為公司的整體營收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除了PC業務外,聯想還涉足了服務器、手機、ICT等多個領域。在手機市場,聯想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等品牌,在拉美、非洲、美國、印度等地均占有一席之地。2024年,聯想手機全球銷量約為6100萬臺,排名第八,銷量甚至超過了華為。
在服務器領域,聯想同樣表現出色。每年的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中,聯想提供的計算機數量始終占據領先地位。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聯想在服務器技術方面的實力,也為其帶來了可觀的業務收入。
聯想的ICT等業務也為公司的整體營收做出了貢獻。這些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使得聯想在面臨市場競爭時能夠保持靈活性和競爭力。盡管PC、手機、服務器等業務的利潤空間有限,但聯想憑借其龐大的業務規模和多元化的業務結構,仍然實現了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的年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在近年來曾面臨不少爭議和挑戰。然而,公司并未被這些負面因素所困擾,而是堅持低調務實的發展策略,專注于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最終,聯想憑借其穩健的經營和持續的創新,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