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身著皮衣發布新車的同時,小米SU7 Ultra憑借“自己砍一刀”的營銷手段吸引了大量關注。然而,在同一天發布的小米首款AI PC新品——REDMI Book Pro 2025,雖然相對低調,卻也不容忽視。
近期,AI PC領域競爭激烈,聯想和榮耀兩大品牌也在REDMI Book Pro 2025發布之前,分別推出了自家的AI PC新品。緊接著,蘋果在3月5日晚間也發布了兩款AI電腦,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在這場AI PC的較量中,聯想憑借本地化部署的“殺手锏”脫穎而出,而榮耀則憑借進化后的調校技術和YOYO助理2.0不甘示弱。蘋果則一如既往地依靠其高性能M4芯片,展示了其在AI PC領域的實力。
回顧2024年,被稱為“AI PC元年”。然而,當時一兩萬的AI PC因用戶難以感知到AI功能,而被視為噱頭。但進入2025年,AI PC的熱度不減反增,巨頭們紛紛搶灘AI PC,背后是新一輪的用戶爭奪和生態博弈。
那么,2025年的AI PC究竟進化到了什么程度?從各大品牌的發布會來看,聯想作為打響AI PC第一槍的廠商,如今更加強調端側智能的突破。聯想發布的YOGA AI PC元啟新品,以70億參數端側模型的流暢運行,宣告了本地化部署時代的到來。這一突破不僅實現了文檔處理、翻譯等核心功能的離線化,更以硬件級數據隔離加固企業級數據安全。
與聯想定位中高端市場不同,榮耀和小米的新品更注重云端協同和生態整合,定位中低端市場。榮耀MagicBook Pro 14通過硬件調校、人機交互和跨端生態的全面AI重構,尤其是HONOR Turbo X技術和YOYO助理2.0的深度應用,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而小米首款AI PC REDMI Book Pro 16 2025則依托生態鏈優勢,構建起硬件算力與場景應用的協同矩陣。
圖源 / 京東
蘋果方面,其MacBook Air作為性價比更高的辦公產品,面向消費者進一步推動鋪開蘋果AI,而Mac Studio則面向垂直專業的用戶,能夠訓練和部署AI大模型。
業內對AI PC的衡量主要集中在軟件算法與模型、硬件配置、AI功能與應用場景、交互體驗和數據隱私與安全等方面。蘋果因其從硬件芯片到軟件生態的自研能力,在AI PC的布局上一直走在前列。而在蘋果之外,榮耀、小米和聯想的升級也表明,2025年更多廠商投身AI PC,AI PC的性能在不斷提升,應用場景在不斷拓展,交互體驗也在持續優化。
然而,盡管廠商們對AI PC的熱情高漲,市場反應卻顯得相對冷淡。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海淀五棵松附近的PC廠商體驗店,發現小米還未擺上最新AI PC,聯想雖有新機樣品但并未開放功能體驗,只有榮耀可以現場體驗AI智慧搜索等功能。但據觀察,到店消費者在咨詢PC時,問得最多的還是芯片性能、續航和價位,AI功能并非決定性因素。
AI PC當前依然屬于錦上添花的狀態,很多AI功能普通用戶要么通過AI應用就能實現,要么不經常用到,導致其對AI PC的接受度較低。與此同時,AI PC的隱私保護、辦公功能等雖然具有潛力,但尚未成為用戶的剛性需求。
盡管如此,2025年的AI PC市場上,廠商們的熱情并未減退。一方面,英特爾等芯片巨頭對CPU芯片的改革顯著提升了AI算力,為AI PC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另一方面,AI PC被視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核心入口,廠商們希望通過搶占這一生態入口,構建自己的AI生態體系。聯想、惠普、戴爾等老牌PC廠商還希望通過AI PC找回曾經的輝煌。
從整個PC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在經歷了2023年的低谷后,PC市場在2024年迎來了回暖,出貨量有所增長。當PC行業格局趨于固化時,這波換機潮為PC行業帶來了一個重新爭奪用戶的窗口期,而AI則成為廠商們爭奪用戶的重要依托點。AI技術的深度整合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廠商們的重要競爭維度,AI PC的發展也在重塑PC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