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兩大汽車制造商本田與日產正就一項重大業務整合計劃進行深入磋商,旨在通過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實現強強聯合。據可靠消息透露,雙方有望近期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一旦合并成行,新實體或將躍升為全球汽車制造業的第三大巨頭。
這一合并動議的背后,不乏外部因素的催化作用。據財經媒體報道,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曾向日產拋出橄欖枝,有意收購其多數股權,這一舉動被視作對本田與日產合并談判進程的間接加速。兩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均對可能失去獨立性及被外部勢力主導的未來表達了擔憂。
本田與日產在中國及美國市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為合并提供了現實動因。2024年數據顯示,本田在中國市場的前11個月銷量同比下滑28.02%,而日產則下降了15.14%。在美國,日產因在混合動力車領域的滯后,銷量同樣大幅下滑。財務層面,本田雖在2024財年上半年實現了營業利潤6.6%的增長,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19.7%;相比之下,日產的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分別大幅下滑90.2%和93.5%。
事實上,本田與日產的合作早有端倪。今年3月,雙方已同意在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合作,并于8月進一步深化了在電池技術等方面的協作。若合并成功,未來三菱汽車,作為日產持股24%的子公司,亦有望加入這一聯盟,屆時三家企業的全球年銷量或將突破800萬輛大關,緊隨豐田(1123萬輛)和大眾(923萬輛)之后,躋身全球汽車制造商前列。
市場對此消息反應積極,日產與三菱的股價在消息傳出后大幅飆升,其中日產汽車早盤漲幅一度超過20%,三菱汽車同樣觸及漲停板。本田執行副總裁青山真司在公開場合表示,本田正在審慎評估多種合作選項,包括但不限于合并、資本合作或成立控股公司等。
富士康近年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布局野心勃勃,其對日產的股權收購提議被視為其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搶占先機的重要一步。盡管富士康自身2024年11月的營收環比有所下滑,但同比仍實現了3.47%的增長,前11個月累計營收更是超過2023年全年,同比增長8.87%。
目前,日產與富士康之間是否已展開正式談判尚不明朗。據內部人士透露,本田與日產最快可能在12月23日正式宣布合并事宜,為全球汽車制造業帶來又一場地震級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