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上海盛大召開的“2025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論壇”上,凌悅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凌悅航空)的創始人趙自超,就如何借助增程式混動eVTOL技術攻克低空經濟領域中的續航與載重難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他深刻闡述了技術創新對于推動低空經濟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作用,展現了凌悅航空作為行業先鋒的實力與擔當。
趙自超指出,當前純電動eVTOL飛行器因電池技術的局限性,普遍面臨續航短、載重低、充電時間長等問題。特別是在物流運輸領域,純電飛行器的續航往往只能滿足短途需求,難以滿足跨區域、長距離的運輸要求。同時,載重能力的不足也限制了其在應急救援、工業吊裝等高價值應用場景中的發揮。傳統純電方案對地面充電設施的嚴重依賴,也成為了低空經濟在偏遠或復雜環境中快速部署的一大障礙。
針對這些挑戰,凌悅航空憑借自主研發的增程式油電混動技術,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eVTOL飛行器。其中,天馬系列多旋翼eVTOL飛行器憑借其出色的續航能力和載重表現,已經成功交付超過500臺。該系列飛行器能夠搭載30至120公斤的有效載荷,混動續航可達1小時,極大地提升了飛行效率。而HCW系列復合翼機型則突破了電動飛行器的航程限制,最大航程達到900公里,航時長達600分鐘,為遠距離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凌悅航空的乘用eVTOL飛行器也實現了60分鐘的滿載續航,最大起飛重量達700公斤,并已獲得7架訂單。
趙自超強調,凌悅航空的增程式混動技術不僅有效降低了對高密度電池的依賴,還通過冗余設計顯著提升了飛行安全性。這一技術特點在緊急救援、物資運輸等關鍵場景中顯得尤為重要,能夠為救援人員提供更為可靠、高效的空中支援。
在演講中,趙自超還詳細介紹了凌悅航空的三大技術支柱。首先是CAPTAIN高精度飛行控制系統,該系統融合了多種先進技術,能夠在復雜環境下實現自主避障和智能調度。其次是人工智能視覺導航系統,該系統能夠在GNSS信號失效時仍進行精準導航,確保飛行安全。最后是輕量化材料和動力優化技術,凌悅航空通過采用碳纖維和航空鈦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成功提升了飛行器的載重能力。
凌悅航空的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天馬系列商用eVTOL飛行器在應急救援、消防噴水和電網吊裝等場景中表現出色,實現了快速響應和高效作業。HCW系列復合翼商用eVTOL飛行器則在山區、海島等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物資的及時投送。乘用eVTOL飛行器也完成了載人試飛,為城市空中交通、短途通勤和觀光體驗等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隨著低空經濟政策的不斷出臺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凌悅航空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混動eVTOL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趙自超表示,凌悅航空愿與產業鏈伙伴攜手共進,共同構建開放、共贏的低空經濟生態,讓增程式混動eVTOL成為連接城市、鄉村與天空的橋梁,為推動低空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