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航天領域的一系列動態引發了外媒的廣泛關注,不過其中不少報道卻因誤解而鬧出笑話。外媒不僅對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情況一知半解,還對航天任務的變化進行了毫無根據的猜測,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事情的起因是神舟二十號任務中出現的一個小狀況。神舟二十號返回艙窗玻璃出現了細微裂紋,經分析很可能是遭遇了空間碎片的撞擊,這導致返回艙無法安全帶航天員返回地球。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我國航天部門迅速做出調整,安排神舟二十號的三名航天員陳冬、陳中瑞和王杰,乘坐神舟二十一號飛船返回地球,最終他們順利完成任務。
然而,外媒對此卻完全誤解。由于神舟二十號飛船無法使用,外媒竟錯誤地認為神舟二十一號的三名航天員張陸、武飛和張洪章被困在中國空間站,聲稱他們沒有飛船可以返回地球。更離譜的是,外媒還宣稱六名航天員沒有全部留在空間站,等飛船延遲離開后物資將會耗盡。這種毫無根據的說法,完全暴露了外媒對中國航天任務的無知。
事實上,中國航天任務有著嚴謹的規劃和安排。神舟二十一號的任務周期為六個月,這是中國航天任務的常態,每六個月一個周期,乘組通常由三名航天員組成。所以,六名航天員都要返回地球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而且,中國的物資保障也十分充足。天舟九號在2025年7月就已經完成了兩乘組物資的運輸,根本不存在物資耗盡的情況。外媒的這些言論,不過是對中國航天任務的無端猜測和誤導。
再來說說神舟二十二號任務。目前,中國航天正在進行軌道調整,預計在11月23日發射。不過,這次任務并沒有像以往那樣高調宣傳,也沒有透露太多細節。根據禁航公告,神舟二十二號將在11月25日12:01至12:41執行任務,但這只是參考時間,具體發射時間還需等待中國航天中心的官方確認。如果發射條件不滿足,時間可能會進行調整。此前,神舟十九號返回時就因東風著陸場天氣問題推遲了1天,所以大家只需耐心等待官方消息。
神舟二十二號此次任務并非載人發射,而是執行貨物運輸任務,為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后續任務做準備。它將攜帶大量貨物前往空間站,為即將到來的航天員更換和補給物資。預計三名航天員將在2026年4月左右乘坐神舟二十一號返回。
雖然目前飛船編碼是否更換尚不明確,但中國航天中心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調整。按照中國發一備一的航天策略,神舟二十二號發射后,還會有一艘新的待命救援飛船準備就緒,以確保神舟二十一號乘組的安全,應對任務執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中國早已具備多艘飛船一起研制的能力,增加一艘飛船并非難事,大家無需擔心飛船不足的情況。
外媒的誤報道雖然讓人哭笑不得,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航天工作的復雜性和嚴謹性。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中國航天的實際情況,不要僅憑外媒的片面報道就妄下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