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昌平區未來科學城的“能源谷”,一場聚焦能源轉型的盛會——2025能源轉型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期間,《2025北京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產業發展白皮書》重磅發布,為區域能源產業發展勾勒出清晰藍圖。白皮書指出,過去三年間,“能源谷”成果斐然,20家央企研究院及科技型企業的78項科研成果在此成功就地轉化,為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關鍵樞紐型主平臺,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展現出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目前,這里已吸引1889家企業入駐,構建起完善的科研創新體系。累計建成的6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以及7個院士工作站,匯聚了超過2萬名科研人才。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體在此協同創新,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有力推動了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2024年,昌平區先進能源產業成績亮眼,營業收入突破2500億元,穩居全區第一大主導產業地位。
大會現場,15家國內外企業紛紛亮出“看家本領”,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氫能機器狗、氫能兩輪車、制加充氫設備以及電力巡檢無人機等創新產品驚艷亮相,吸引了眾多目光。
其中,氫能機器狗由北京工業大學氫能研究院孵化的海厚泰科技自主研發。這款機器狗搭載氫燃料電池,相較于傳統電動機器狗,具備續航時間更長、低溫性能更優的特點,能夠出色地執行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任務,在能源巡檢、應急救援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氫能兩輪車和制加充氫設備則出自在昌企業新星綠氫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之手。該公司推出的氫能兩輪車包含兩種車型,一種采用48V350W電機搭配固態氫儲系統,在保證高效動力輸出的同時,有效提升了續航里程;另一種為純氫氣動能車,實現了零碳排放,契合綠色出行的發展趨勢,其氫動力核心性能指標表現出色。該公司開發的制加充氫設備也為氫能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電力巡檢無人機由在昌企業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該無人機融合了衛星、直升機、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等多種技術,具備強大的功能,可開展輸電線路航巡感知、綜合帶電檢修作業等任務,為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