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原定于2027年實施的“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劃,因關鍵技術瓶頸面臨延期。根據科技媒體披露的SpaceX內部文件,這項任務將推遲至2028年執行,標志著人類重返月球的進程再次面臨挑戰。
作為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核心環節,“阿爾忒彌斯3號”旨在實現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任務后人類首次重返月球。該任務原計劃采用波音公司研制的“太空發射系統”(SLS)重型火箭,搭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的“獵戶座”飛船,將四名宇航員送入月球軌道。其中兩名宇航員將換乘SpaceX改裝的“星艦人類著陸系統”(Starship HLS)完成月面著陸,開展為期約一周的科學探索活動后返回地球。
任務延期的直接原因指向SpaceX“星艦”飛船的關鍵技術難題——在軌加注。由于地球引力限制,星艦從發射到入軌將消耗90%以上的燃料,必須通過多次太空燃料補給才能獲得往返月球的能量。這項技術不僅決定著登月計劃的可行性,更直接影響任務成本與安全性。根據SpaceX內部評估,單次登月任務可能需要多達12次在軌加注操作,每次均需兩艘星艦在高速運動中完成精準對接與燃料傳輸,技術復雜度遠超現有航天工程經驗。
文件顯示,SpaceX計劃于2026年6月進行首次星艦間軌道加油演示,2027年6月開展無人登月測試。若這些關鍵節點順利完成,最早可能在2028年9月實施載人登月。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內部會議中承認,在軌加注技術的研發進度落后于NASA預期,這是導致任務推遲的核心因素。目前SpaceX團隊正集中資源攻克燃料輸送系統穩定性、太空環境適應性等關鍵問題,同時優化星艦重復使用設計以降低任務成本。
NASA方面表示理解技術挑戰帶來的延期,強調安全優先原則。該機構載人航天負責人指出,阿爾忒彌斯計劃采用多供應商競爭機制,除SpaceX外,藍色起源等公司也在研發月球著陸系統。但目前SpaceX的星艦是唯一具備載人登月潛力的在研航天器,其技術突破對整個人類深空探索進程具有戰略意義。此次延期雖打亂原定時間表,但為關鍵技術驗證爭取了必要時間,反而可能提升任務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