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正從概念階段快速轉化為企業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聯想集團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財季中,AI相關業務營收占比突破30%,成為推動集團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關鍵引擎。該財季營收達1464億元,同比增長15%創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25%至36.6億元,兩項核心指標均顯著超越市場預期。
在具體業務布局中,AI技術已深度滲透至終端設備領域。聯想AI PC憑借31.1%的市場份額持續領跑全球Windows AI PC市場,其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整體營收達1081億元,同比增長12%。值得關注的是,AI終端設備在該業務集團中的營收占比躍升至36%,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形成結構性增長極。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25年AI PC將占據全球PC市場31%的出貨量,推動設備形態從計算工具向智能助手轉型。
針對近期市場熱議的AI泡沫論,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回應稱,局部領域如大語言模型可能存在投資過熱現象,但AI整體發展方向絕非泡沫。他強調,當前AI技術已進入普惠應用階段,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將催生更多終端設備需求,并推動應用場景持續拓展。這種判斷基于聯想在AI領域的深度實踐——其AI業務營收占比的快速提升,正是技術落地轉化為商業價值的明證。
全球PC市場格局中,聯想繼續保持領先地位。IDC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聯想以1940萬臺出貨量、25.5%市場份額穩居首位,較第二名惠普高出5.7個百分點。楊元慶分析指出,Windows 10服務終止與AI技術賦能構成雙重增長動力,預計全球PC市場將維持5%-10%的增速。特別在AI PC領域,產品單價較傳統PC高出5%-10%,為硬件廠商帶來毛利率提升的結構性機遇。
面對存儲元件漲價的行業挑戰,聯想展現出較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楊元慶透露,作為全球主要采購方之一,聯想通過長期合約鎖定了充足供應,同時依托成熟的成本控制體系,在零部件價格上漲環境下仍能維持競爭力。他坦言,實際市場需求若超預期可能帶來變量,但整體盈利水平有望保持穩定。
在業務轉型層面,聯想中國區的非PC業務占比已從2017財年的不足20%提升至近50%,標志著智能化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本財季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營收同比增長24%,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營收提升18%且運營利潤率超22%,連續18個季度保持雙位數增長。盡管該業務集團在前期因加大AI能力投資出現季度性虧損,但其長期價值正逐步顯現。
產業觀察人士指出,聯想構建的"智能硬件+企業服務"雙輪驅動模式,既通過PC業務保持現金流穩定,又借助企業端業務拓展增長空間。這種布局不僅助力其向智能化產業廠商轉型,更在AI重構產業價值鏈的過程中,為資本市場創造了新的想象空間。當前AI終端設備與基礎設施服務的協同發展,正推動聯想在智能時代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