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業目光聚焦于Gemini 3 Pro等國際AI產品時,一家中國互聯網企業正以差異化路徑改寫AI商業化敘事——短視頻平臺快手宣布將可靈AI的年度營收目標上調至10億元,較年初設定的4.3億元增長超130%。這一數字背后,是其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中355.54億元總營收的支撐,其中AI業務貢獻的3億元季度收入尤為亮眼,標志著該公司成為本輪AI浪潮中首個實現規模化盈利的互聯網平臺。
財務數據對比凸顯出快手的獨特性:其經營利潤同比增長69.9%至53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49.9億元,與同期京東53億元歸母凈利潤、百度112億元虧損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反差源于AI技術對傳統業務模式的重構——生成式推薦大模型OneRec和強化學習出價模型G4RL的應用,使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4%至201億元,AIGC營銷素材消耗金額突破30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2.5Turbo模型通過工程化創新將單視頻生成成本降低近30%,這種技術降本能力直接轉化為商業競爭力,推動可靈AI用戶規模突破4500萬,累計生成2億個視頻和4億張圖片。
電商業務同樣呈現AI驅動特征。自研端到端檢索架構OneSearch使商城搜索訂單量提升近5%,泛貨架電商GMV占比超32%,日均動銷商家同比增長13%。盡管整體電商GMV增速穩定在15%左右,但分銷產品撮合的日均動銷商品數同比增長超30%,顯示出AI在優化供應鏈效率方面的潛力。這種技術滲透甚至延伸至內容創作領域,"AI萬象"禮物定制功能上線首日即產生超10萬次付費生成,亞馬遜劇集《大衛王朝》采用其生成部分鏡頭,標志著AI工具開始進入影視工業化流程。
用戶生態的穩健增長為商業化提供基礎。第三季度日活用戶達4.16億、月活用戶7.31億均創歷史新高,日均使用時長134.1分鐘的總時長同比增長3.6%。這種高粘性流量池中,雙向關注用戶的日均私信滲透率同比提升超3%,形成獨特的"老鐵經濟"護城河。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將通過流量扶持、貨盤匹配等措施,協助商家提升復購率,目前已有超2萬家企業客戶使用可靈AI服務,覆蓋廣告營銷、影視動畫等多元場景。
組織架構調整揭示戰略重心轉移。9月30日,快手將原商業化事業部下的內循環產品團隊劃歸電商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更名為生活服務事業部并整合線索廣告業務。這種調整背后是商業邏輯的升級:新任負責人劉逍此前負責商業化線索廣告產品,其經驗將助力生活服務業務實現營銷費用與成交結果的深度綁定。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針對本地商家的"本地投"產品月活客戶增長100%,消耗增長超170%,驗證了下沉市場廣告需求的爆發潛力。
生活服務業務的戰略價值在數據中顯現:2024年GMV同比增長200%,新線城市增速超220%。這種增長源于快手獨特的用戶結構——超60%用戶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與到店服務消費升級趨勢形成共振。架構升級后,汽車、金融、教育等需要線上獲客與線下轉化協同的業務被并入生活服務事業部,旨在通過模式復制放大平臺撮合價值。這種收縮戰線、深耕效率的策略,與2022年電商業務從下沉市場突圍的路徑一脈相承,顯示管理層在存量競爭時代的戰略定力。
技術降本與組織進化構成的雙重動力,正在改寫互聯網行業的競爭規則。當行業還在討論AI的投入產出比時,快手已通過可靈AI證明:技術突破與商業落地的平衡點,可能不在聚光燈下的明星賽道,而藏于被忽視的下沉市場與私域流量之中。這種差異化路徑,或許將為互聯網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提供新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