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搜狐創始人張朝陽以物理學博士和互聯網企業家的雙重身份亮相,并在當天下午的媒體采訪中,圍繞人工智能發展、互聯網戰略轉型及創業機遇等話題展開深度分享。他指出,互聯網正經歷從影像化到AI驅動的范式躍遷,而搜狐將堅持長期主義,在媒體與社交領域持續深耕。
本屆烏鎮峰會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恰逢“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張朝陽認為,互聯網的本質是打破地理界限的信息共享平臺,其秒級傳播特性已深刻改變人類溝通方式。他特別提到,中國互聯網憑借10億級用戶規模,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的重要試驗田,尤其在算法推薦和AI應用領域已形成獨特優勢。“中國在AI領域的追趕速度超出預期,這得益于龐大的數據基礎和快速迭代能力。”
回顧互聯網發展歷程,張朝陽用“媒介形態的連續躍遷”形容行業變革:從PC端到移動端,從3G到5G,內容載體從文字圖片進化至視頻直播,獲取方式也從門戶網站轉向AI生成內容。“現在的互聯網已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就像水電煤一樣支撐著AI等前沿技術。”他以搜狐視頻的AI字幕系統為例,說明技術如何優化用戶體驗——該系統能精準識別物理公式,為《張朝陽的物理課》生成零誤差字幕,同時自動生成視頻摘要,大幅提升信息獲取效率。
面對AI引發的變革,張朝陽保持審慎樂觀。他形象地將傳統搜索引擎比作“提供完整房屋”,而AI則像“用磚塊搭建定制化建筑”,能直接給出精準答案。但他同時警告,過度依賴AI可能削弱人類思維能力。“人腦的思維機制與AI存在本質差異,深度思考必須建立在知識儲備基礎上,否則將阻礙邏輯能力發展。”在科學研究領域,他看好AI與人類智慧的互補效應,認為AI的數據模擬能力可突破人腦處理極限,加速科學探索進程。
在商業戰略層面,搜狐選擇“傳統與新興并重”的路徑。張朝陽宣布重啟美劇戰略,計劃加大正版內容采購力度,通過“長短結合”的內容模式豐富視頻生態——既運營豎屏短劇平臺,也自制橫屏短劇。其核心產品“關注流”被定義為“社交分發”平臺,強調用戶關系鏈而非單純內容消費。“電子商務和社交領域仍充滿機會,搜狐將繼續聚焦消費者互聯網,在媒體與視頻社交領域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針對自媒體創業潮,張朝陽提出“十萬元啟動資金即可入場”的觀點。他認為視頻自媒體時代降低了創作門檻,個人能力可通過內容平臺被無限放大。“影響力本身就會衍生商業價值,但IP長期發展必須基于熱愛與專業。”他以自身經歷鼓勵年輕人:“要像物理研究一樣,在熱愛領域做到極致,才能實現持續成長。”對于時間管理困惑,他建議通過多任務切換保持熱情驅動,避免拖延形成正向循環。
在企業經營層面,張朝陽強調現金流安全是長期發展的基礎,同時提出“短期看數據,長期看理論”的二元法則。“創業者既要關注每日運營數據,也要對行業趨勢保持理論信仰,就像物理研究需要實驗驗證與理論推導的結合。”這種平衡思維,或許正是這位互聯網老將穿越周期的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