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華車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當下,梅賽德斯-奔馳正以獨特的戰略布局,在中國市場書寫新的篇章。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中國研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負責人王忻在接受專訪時,深入剖析了奔馳在豪華車市場變局中的應對之道。
中國不僅是奔馳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更是其創新戰略的前沿陣地。面對新能源轉型浪潮與本土品牌崛起的雙重沖擊,奔馳正加速推進本土化進程,從研發到合作全方位融入中國生態,以“在中國,為全球”的戰略布局應對市場挑戰。王忻強調,奔馳始終將“豪華”與“中國創新”深度融合,在堅守品質與安全底線的同時,通過本土化合作實現高效迭代,精準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奔馳展現出獨特的戰略定力。王忻指出,破局關鍵不在于單一技術參數的領先,而在于智能、安全、品質、設計、舒適等多維度的系統性表現。奔馳以“人機共駕”理念為核心,將智駕能力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安心與便捷,而非盲目追求功能參數的突破。例如,奔馳DRIVE PILOT系統作為全球首個量產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其安全冗余設計堪稱行業標桿——通過多傳感器布局與額外安全配置,即使單一系統故障,車輛仍能保持機動性并確保駕駛員可安全接管。
“智駕比拼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沖刺。”王忻強調,奔馳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積淀已近40年,從1986年的“普羅米修斯”計劃到如今的車載大模型安全認證,始終以長期價值為導向。面對中國市場的獨特需求,奔馳通過北京、上海“雙引擎”研發布局,聯合Momenta、字節跳動等本土伙伴,將全球研發經驗與中國復雜路況深度結合,打造出既符合奔馳標準又適應中國生態的智駕解決方案。
在本土化戰略推進中,奔馳的“朋友圈”效應顯著。王忻透露,中國研發團隊已成為奔馳德國總部以外最全面的研發力量,通過與本土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奔馳得以快速響應中國市場需求。例如,針對中國城市交通的多樣性,奔馳在每個城市開展充分測試,收集長尾問題并通過虛擬測試還原場景,持續優化算法。這種“中國速度”與“奔馳標準”的結合,使奔馳在智能座艙生態、安全認證等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
面對2025年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奔馳已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產品攻勢。未來三年,奔馳將推出40余款新車型,其中7款為中國專屬長軸距車型,包括本土生產的GLE和純電GLC。從全新純電CLA開始,所有新車型將基于自研MB.OS架構打造,實現車輛功能的持續進化。王忻表示,奔馳將以清晰的市場戰略、強大的產品陣容和深度本土化的用戶體驗,在競爭中持續創造價值,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